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劳动者之歌-m6米乐网页版

李征:凭钻劲成长为行业创新先锋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一款装置,可以在不更换变电站蓄电池组的情况下,直接更换故障蓄电池,不仅减少了停电损失,也将更换时间由原来的近8小时缩短至2小时,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可靠性。”提起科技创新,看上去有些内向的李征打开了话匣子。认识李征的人都说,他身上有股钻劲。凭着这股钻劲,他从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天起,就利用工作之余走进资料室、进书店查阅资料,硬啃专业书籍,夯实自己的基础;凭着这股钻劲,他大胆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创新先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等多项殊荣。 [详细]

用地质智慧赋能绿水青山建设

有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一年中的一半时间他们是在野外。在办公室,他们是智慧的化身,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数据和文献中,专注分析各项污染数据,制定防治策略;到了野外,他们则化身绿水青山的坚定守护者,头戴安全帽,手持各种仪器设备,穿梭于河畔山林间,寻找污染源头。这个42人团队,平均年龄35岁,来自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水土污染防治中心(以下简称“防治中心”)。他们高质量完成“河北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河北省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等重大项目,在全国首创“地质 生态”新业态,开创了我省水土污染防治领域新局面。 [详细]

邓晶:煤化工生产一线的“铿锵玫瑰”

“邓工,月底盘库数据出来了,您再把把关。”“目前脱盐水换热器项目设备开始安装,涉及和生产系统对接的问题,咱还得再讨论一下”……近日,在前往外地开会的路上,开滦集团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邓晶的手机响个不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含糊,作为公司甲醇分厂的一名工艺技术员,我必须确保甲醇装置全流程安全高效平稳运行。”邓晶说。2007年,邓晶成为开滦集团进军“大化工”的第一批技术工人。17年时间里,她见证了开滦集团从“一煤独大”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实现了煤炭“由黑向白”的转变,也让自己从一名普通的煤化工一线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如滚滚“乌金”,不断燃烧自己,释放出能量。多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最美职工”等荣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详细]

孙宁:创新研发智能“钢铁侠”

“我们正在进行工艺试验的是4月份刚刚生产出来的煤矿喷浆机器人。该机器人取代了人工在井下掘进过程中进行喷浆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危险性及井下环境对工人身体的伤害,试验成功后将批量生产服务于矿山项目。”5月13日,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器人研发部高级工程师孙宁为记者介绍煤矿喷浆机器人的性能,“我们还打造了一台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和辅助作业机器人,都将大大降低井下工人的劳动强度。”从最初的井下巡检机器人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消防机器人,再到涵盖应急救援、矿山和石油石化、消防、救援、水利、燃气、市政建设等多个领域的70余种特种机器人,孙宁说:“就像培养一个小孩慢慢长大。” [详细]

胡佑兵:生产现场就是技术人员的“战场”

参加工作20多年来,省劳模、秦港股份六公司技术设备部部长胡佑兵的足迹遍布公司各个角落,参与设备抢修100多次,完成设备改造200多项。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因为他深知生产现场就是技术人员的“战场”。“很少遇见这么较真的人。”这是设备供应厂家对胡佑兵的评价。“基于激光雷达的粉尘浓度在线监测”是秦港股份六公司一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由胡佑兵主持实施。他接手后,立马开启了“连轴转”模式,调研、探讨、测算、会商,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有同事劝他,“快歇会儿吧,先让厂家看,给咱反馈了再去。 [详细]

关虎:要当“敢啃硬骨头”的“猛虎”

关虎,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毛料分厂焊接机器人班组长、公司焊接机器人应用与创新团队和创新工作室带头人。18岁技校毕业后,进厂成为了一名铸造造型工,因工作需要先后转为焊工和机器人焊接操作工,虽两次跨行,却干出了精彩。他设计制作的环卫车箱体整体智能焊接技术和掘进机锥体类截割头截齿焊接技术属国内首创,还设计了20多种实用性焊接工装,总结出“五字工作法”,焊接效率均提高30%以上。他累计发布100多项创新成果、2项国家专利,曾获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全国煤炭行业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2023年获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焊接机器人决赛第三名。2024年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详细]

任红燕:永葆好奇心的数控“女刀客”

“轰轰轰……”5月10日早6时,伴随着机床切削的轰鸣声,任红燕准时来到数控机床前,认真检查设备参数,输入程序指令,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作为石家庄工业泵厂有限公司机加分厂(以下简称“机加分厂”)唯一的数控“女刀客”,她格外引人注目。任红燕是机加分厂的一名数控车工。自2017年进入机加分厂生产一线,她自学数控车床技术,完成30余项技术革新、百余项工艺改进项目,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3年任红燕被授予河北省直五一劳动奖章,今年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学技术、练技能,她是最刻苦的。”“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这是同事们对任红燕的评价。正是凭着这种爱钻研、不怕苦、不服输的劲头,任红燕在工作中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并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机加分厂的技术能手。 [详细]

王伟肖:下“绣花”功夫做好群众“大管家”

“老刘的身体怎么样了?”“现在正在坚持做化疗。”……5月6日中午12时20分,在雄安新区容东管委会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一边翻看“民情台账”,一边向来访的居民李套柱了解邻里的身体情况。这本“民情台账”里记录着社区居民的大事小情,也是王伟肖和同事们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回迁群众生产生活更方便、就业更充分、养老更安心的一份“工作清单”;是他们为徐徐铺展的“未来之城”画卷增色添彩的真实见证。“这是我们通过对8个小区3764户居民开展10余轮‘地毯式’大走访,同时组织社区工作者、楼门长走遍每家每户,收集居民诉求,一户一档建好的‘民情台账’,迄今为止已整理更新住户信息8万余条。”王伟肖说。 [详细]

葛林楠:追求卓越淬炼成钢

“我的工作就像擀饺子皮,要把连铸200毫米厚的钢坯,相当于揉好的面剂子,轧制得越薄越好,还要保障它的性能和平滑度,没有起皱破洞等瑕疵。”5月4日,记者见到葛林楠,问起他的工作,他这样通俗地解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参加工作近14年,目前取得的最好成绩是把200毫米厚的钢坯轧制到了1.2毫米厚。”葛林楠是河钢承德钒钛板带事业部轧钢工,他一直坚守在一线轧钢岗位,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熟练掌握了极薄、高强类板带精轧技术,成为板带精轧岗位的高技能人才。他本人多次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2018年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今年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详细]

李子禹:匠心打磨每一寸焊缝

“师傅,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五一”国际劳动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刚从石家庄参加完河北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归来的李子禹,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劳模奖章送到师傅——全国劳模、中车集团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手上。“师傅,谢谢您!没有您的一路指引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李子禹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这枚奖章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师傅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我把这枚奖章送给您,今后我一定还会继续努力,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为高铁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张雪松接过金灿灿的奖章,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详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