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个月批准职工离职申请违法?-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4-02-19 08:51:50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辞职通知期30日届满后,才同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很可能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风险。
事件:职工提出离职申请 3个月后才获用人单位批准
葛某与某公司签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21年9月7日,葛某向工作单位提出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某公司经理回复称,需要时间找寻其继任者。此后,葛某继续留在该公司工作。2021年12月,某公司表示同意解除双方劳动关系,该公司为葛某缴纳社会保险至2021年11月。
葛某认为,自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某公司未予以回应,双方未就解除劳动关系协商一致。某公司在3个月后,以同意自己的辞职申请为由解除劳动关系,系违法解除,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葛某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某公司支付96万元赔偿金。仲裁委裁决某公司向葛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56.76万元。
用人单位不服,向法院起诉。
该公司认为,本案系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同意,双方劳动关系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此外,某公司认为,葛某提出离职的行为系行使劳动者的预告解除权,该权利系形成权,一经做出即产生法律效力,未经公司同意不得撤回。且葛某始终未撤回离职意思表示,公司2021年12月通知其离职不构成违法解除,不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一审:时隔3个月之久同意职工离职申请 明显超出合理审批流程时间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焦点在于两方面,其一在于葛某与某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时间;其二在于某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解除。
关于劳动关系终止时间。法院认为,虽然葛某在2021年9月7日就提出了辞职,某公司也认可需要时间找寻其继任者,但此后葛某继续在其单位工作。银行流水显示,某公司于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照常支付葛某工资。由此可见,虽然葛某向其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但其单位并未就该意思表示应允,未与葛某办理离职手续及工作交接,亦未在此后十五日内办理档案转移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双方继续依据原有劳动合同履行,难以判定双方劳动关系因2021年9月7日葛某提出辞职而终止。
关于违法解除赔偿金。法院认为,双方均认可2021年9月7日至2021年12月13日期间葛某正常向某公司提供劳动;而时隔3个月之久,某公司以同意葛某辞职申请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明显超出一般用人单位合理审批流程时间,缺乏合理性与劳动关系维系之善意,应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法院认为,仲裁裁决某公司支付葛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56.76万元。葛某未就上述结果于法定期限内起诉,视为其认可上述仲裁裁决结果。
据此,法院一审判决某公司向葛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56.76万元。
二审:用人单位未回应职工辞职申请并继续接受劳动 应认定为双方劳动关系继续存续
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本案中,葛某在2021年9月7日,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某公司未予以回应,而是继续接受葛某提供的劳动,应认定双方未就解除劳动关系协商一致,双方劳动关系此后继续存续。某公司在3个月后的2021年12月13日,以同意葛某辞职申请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显然超过了用人单位处理劳动者申请离职的合理期间,且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一审法院据此认定某公司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二倍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一审法院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及在案事实核算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金额准确。
据此,二审法院驳回了某公司的上诉请求。
■记者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