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河北大工匠】姚海龙:80后老技术员的“漆彩生活”-m6米乐网页版

    【寻访河北大工匠】姚海龙:80后老技术员的“漆彩生活”

     

    ■姚海龙和调色师傅一起商讨油漆颜色

     


     
      
    ■每形成一个产品都要经过无数次喷涂试验


     
     
     
        人物名片

     


        姚海龙,石家庄市油漆厂轨道交通及风电行业产品技术总监。1982年出生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油漆研发战线上的“老技术员”。自2003年开始围绕铁路客车行业用漆以及风力发电风机叶片用漆开展技术研发工作,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了铁路动车涂装用油漆和风力发电机组风机叶片用漆国产化推广。27岁时,他因业绩突出,荣获2009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科技标兵。

     


        人物速写

     


        他是人们常常提起的80后,是一名技术员。平日里,他话不多,甚至稍显羞涩;可聊起油漆,却能滔滔不绝。

     

        他将满腔热忱投入到了工业油漆事业上,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达到了别人需要一两年才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慢慢地,他不断地在生产实践中悟出些门道来,逐渐成长为行业技术带头人。

     

        他的眼光极具前瞻性,早在动车还未引入国内时,就开始了动车用漆的技术储备。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油漆成为最早应用在动车上的国产产品。

     

        “跟着姚海龙干活儿累!”同事们大呼辛苦的同时,对他更多的是赞叹。他不畏困难,敢于向尖端技术挑战,在项目中更是身先士卒与大家共同摸爬滚打。高标准、严要求使得他迅速成长,今年,他被企业任命为轨道交通及风电行业产品技术总监,成为了工业用油漆产品技术的最高负责人。

     

        他就是姚海龙,用油漆描绘着自己的“漆彩生活”。

     


     
    ■姚海龙在火车用漆上进行划格验证

     



     
     
    ■姚海龙和同事一起研讨新产品

     


        1、勤奋好学 半年掌握油漆施工技术

     


        姚海龙出生于张家口赤城县农村,2002年从河北化工学校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后,成为石家庄市油漆厂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

     

        初来乍到,油漆技术工作对于姚海龙来讲是新奇的,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姚海龙带着刚参加工作的满腔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姚海龙经常被安排到用户现场进行驻厂跟踪施工。由于对油漆的施工要求知之甚少,他利用休息时间向老技术工人学习,购买油漆专业书籍自学理论知识,一遍遍将施工作业与工艺文件对照参考,施工车间成为了他技术练兵的大平台。勤于动手的他经常利用施工作业的机会练习施工技术,仔细观察分析每道涂装工序的效果和出现各种现象的原因。凭着一股韧劲,只用了半年时间他就掌握了别人需要一两年才能学到的技术,很快就能独立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制定更加合理的施工工艺。

     

        2005年7月,为了顺利帮助用户尽快交付一批国外车辆订单,他和工人师傅们一起以厂为家,在喷涂车间连续工作了一个星期,晚上困了就在车间地上铺块模板休息,醒了就配合师傅们赶施工进度。他成为了一名称职的驻厂施工技术人员。

     


     
     
    ■姚海龙做油漆拉拔附着力检测

     


        2、直面困难 年轻技术员打破国外垄断

     


        在车间的实习经历,让姚海龙对油漆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对油漆新产品研发的渴望。2003年底,姚海龙调入油漆厂铁路漆公司做了一名技术员。那时,只要听到、看到关于“车”的信息,姚海龙无论手头做着什么事情,都会放下来仔细了解、琢磨。一次,电视中播放了一条有关国外高铁客车试验的新闻,这辆车的车型不同于普通客车,车速快、车型漂亮。姚海龙一下子被吸引了。

     

        那时,人们的视角都停留在高铁客车的速度上,对油漆关注度并不高。车速快,对油漆就有更高的要求。姚海龙脑中始终绷着这根弦,他搜寻着各种关于高铁用漆的信息。每次去外地出差,他都要在火车站停留很长时间,围着火车转好几圈,眼观、手摸火车的油漆。

     

        姚海龙及其团队的前瞻眼光,不久就被应用到了实践中。自2004年开始,姚海龙所在的技术组开始着眼于高速列车、轻体车行业的技术调研,那时该项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在全球能够成功应用的企业数量也很少。姚海龙和同事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信息,进行原料筛选,进行着一次次的试验。

     

        2008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明确了铁路提速的发展思路,实行客车从80公里/小时向160—200公里/小时直至300—350公里/小时提速。自此,高铁项目成功引入我国。

     

        “原想我们的机会来了,谁料现实却根本不给我们任何机会。”姚海龙说,我国的高铁用漆技术被国外遥遥领先,高铁油漆依赖国外进口。“必须打破这一现状。”姚海龙暗下决心,向顶尖技术发起了挑战。

     

        高铁客车速度快,为减少维修成本,必须考虑到耐摩擦问题、紫外线照射以及油漆颜色等,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研发难度很大。

     

        姚海龙和同事们做了数千次的实验,始终在一些问题面前过不去,比如说划格实验。实验中,将姚海龙研发的油漆产品涂装到列车上,进行十字交叉的划格实验时,或多或少总会出现油漆成块脱落的现象,而高铁列车的原漆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姚海龙说,列车油漆一般由三层组成,每一个单一的涂层的实验数据很好,可三层油漆配套使用后,就出了问题。“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列车单一涂层的标准,国外则更加注重油漆的配套运行情况。”姚海龙说,经过了数次的失败,他们反复改进产品,终于带领团队实现了“高铁动车组配套用漆”项目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取得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产品通过了实车涂装的测试要求,性能达到了国外产品的同等性能,改变了技术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现如今,石家庄市油漆厂生产的金鱼油漆在整个铁路车辆行业享有较好的口碑,姚海龙及其团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姚海龙正在进行产品试验
     


     
    ■姚海龙正在调配油漆

     

     


        3、勇于创新 时刻准备接受挑战

     


        同事们都说,跟着姚海龙干活儿累!姚海龙说,每次接到客户的要求后,他都要求部门技术员拿出多种方案,只有每个方案试验都不成功的情况下,才能最终确定这一方案是不可行的。另外,油漆原料价格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大,做成功的方案是不是最优秀的?在成功的基础上能不能进一步优化?成本能不能再降低一些?这些都是姚海龙对自己和项目研发技术员的要求。作为技术带头人,姚海龙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其他技术员同样要求严格。

     

        2007年,风能行业刚刚兴起。风电机组叶片使用的油漆常年被国际知名品牌垄断,受到供货和售价的双重制约。风电叶片用漆再次成为摆在国内油漆人面前一道亟待突破的技术关卡。

     

        神秘,姚海龙这样形容当时的叶片用漆技术。“当时我们掌握的信息寥寥无几,想要运作起来太难了。”姚海龙说。

     

        姚海龙和他的团队多次去叶片厂家进行调研,到风电场现场了解、进行试验跟踪,及时掌握施工环境第一手实验数据。这个项目实验阶段尤其艰苦。为观测叶片上的油漆是否能经受住高空恶劣天气环境、冬天是否会结冰、夏日能否抗紫外线,他和他的同事们经常要走到风场观察、拍照,有时还会争取机会登上六七十米高的梯子,亲自记录各种数据。

     

        “听别人的描述总会有误差,还是自己亲眼所见来得更准确。”从产品前期调研、设计方案到试用涂刷,姚海龙会全程跟进,甚至连涂刷使用什么毛的刷子,他都会亲自准备好。

     

        风电叶片长达二三十米,在天空中运行时,形变很大,对油漆的附着力、耐磨性要求异常高。此外,风电叶片在我国应用的地区昼夜温差大,运行中油漆非常容易造成开裂。

     

        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姚海龙和他的团队解决了低温、耐磨等问题,没想到在客户应用中还是出现了新问题。

     

        那时,南方的一个客户引进了一台较为先进的自动化喷涂设备,喷涂工艺与之前有很大区别。叶片喷涂后出现了许多气泡。这些气泡一旦破损,雨雪风沙非常容易造成叶片的侵蚀,严重影响叶片的使用寿命。

     

        回到厂里后,姚海龙想到了用一种特制纸张进行实验。他说,那种特制纸张有一定的油漆吸附能力,但吸附能力并不强,与风电叶片的材质差不多。如果在那种特制纸张上,按照客户的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模拟实验,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法。

     

        就这样,面对新的问题,姚海龙一次次的创新、调整配方,最终解决了客户的所有问题。

     

        我国南方湿度大,冬天温度低,容易形成冻雨。这些冻雨落到风电叶片上就会形成一层冰,增加叶片负重,造成叶片转起来很难。叶片化冰时,大块的冰从高空掉落下来,更会造成危险。面对行业的需求,2011年,全国油漆厂家将油漆的研发重点放在了这个问题上,很多企业纷纷推出抗冰产品,但往往都是宣传大于效果。

     

        面对这一情况,姚海龙开始攻克新的课题。他们将研发重点放在了油漆抗冰和脱冰效果上。姚海龙和团队成员分别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后,又将两个实验的数据综合起来,研发的抗结冰油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叶片结冰的难题。现如今,姚海龙及其团队仍在跟踪客户的运行情况,为下一次的技术创新做准备。

     



     
     
    ■姚海龙在小色漆车间跟踪生产效果

     



     
    ■姚海龙在实验车间看油漆的喷涂效果

     


        4、严谨负责 为客户做好技术服务

     


        姚海龙对自己的团队要求十分严格,在推出产品之前都会做多种模拟验证,使用的材料、制定的生产工艺流程都在不断完善提高。多年的应用技术工作使得他具备了很高的现场服务和指导水平。很多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点名由姚海龙来解决。

     

        2016年初,一个客户在出厂的车辆运行半年左右后,发现车体集中出现了开裂、起包现象,这给该车辆厂家日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姚海龙被这个客户请到了现场配合调查原因。

     

        火车都是在路上运行着,姚海龙和厂里的业务员就到各地的车辆段和车站实地查看车体。经过调查,姚海龙发现,问题车辆喷涂的油漆并不是自己厂里生产的产品。

     

        即便是这样,姚海龙并没有离开,而是帮助客户继续调查问题原因。凭借过硬的涂装技术知识,一周后,姚海龙心中有了判断。他向客户提交详细的书面原因分析和整改建议,并对问题关键部位进行了拍照解析。客户经过分析和验证后,最终采纳了姚海龙的建议。

     

        姚海龙的做法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赏。他不仅为客户解决了大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5年,石家庄市油漆厂建成启用的模拟应用实验室,在国内同行业中也并不多见。这个实验室可以模拟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如铁路、汽车、风电等涂装施工条件。其中,既有湿度高达95%的南方梅雨气候,也有-10℃的北方低温环境。产品投入市场前,还可以仿真模拟客户的作业环境,实施比对实验。

     

        姚海龙说,原先他们研发的很多产品在石家庄所有的指标都很好,但到了部分环境恶劣地区应用效果却相差甚远。有了仿真的客户操作场所,他们可以模拟客户的施工环境,以最大限度达到客户的要求。这样有的放矢的研发,使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与市场需求接轨,也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近两年,姚海龙将研发目标放在了水性漆产品上。他说,面对环保的要求,低污染的水性漆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姚海龙的前辈们就开始了相关研发。姚海龙说,水性漆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性能指标,二是表观效果。2016年至2017年期间,他和团队成员利用一年时间攻克了这一新的难题。但由于水性漆应用成本和对施工环境要求都比较高,并未在工业领域大面积使用。接下来,他和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水性漆的研发,完善配方,为客户提供完美的m6米乐网页版的解决方案。

     

        ■文/本报记者哈欣 图/本报记者毕春华
     
     

    • 责任编辑:
    • 编辑: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