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代替艺术家吗(墙内看花)-m6米乐网页版

    ai会代替艺术家吗(墙内看花)


    陈  得


     
      从工厂的流水线,到削面的机器人,再到小朋友的虚拟伙伴,人工智能(ai)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了。被认为是人类智力活动顶峰的艺术创造领域,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影踪。人工智能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担忧,比如人工智能这么发展下去,还有需要我们人类的地方吗?

     

      不久前的一些最新动向,加深了这一担忧。据媒体报道,几个月前,首幅ai绘制画作《edmond de belamy》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3.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00万元)的高价拍出。而此画之前的估价仅为7000至1万美元。这幅画,按照拍卖行的描述,是“一位发福的绅士,可能是法国人,从他那件黑色礼服和白领结的形象来判断,可能是位来自教堂的牧师”。该画作由巴黎艺术组合“obvious”利用算法,基于14世纪至20世纪的1.5万幅经典肖像作品完成。

     

      有人认为,这是继人工智能打败人类象棋大师、围棋大师以来,在智力活动领域取得的又一大突破。将来,艺术家的形象可能不再是头发蓬松、不修边幅、趿拉着鞋、叼着烟了,而是安坐电脑前编程如飞的工程师、程序员形象了。

     

      可惜,一切对未来的畅想,很难是全面的,都是围绕着一种可能性做逻辑推演。现实社会是复杂多变的,没有什么算法能把未来所有的可能性都算出来,想象不到的蝴蝶效应比比皆是。未来社会不是单兵突进,在人工智能的周边,在周边的周边,比如在伦理原则上,在技术规范上,在人类自身发展上,都将发生飞速的变化。如此一来,人工智能的进步不会超过整个社会的预期,抢艺术家饭碗的担忧更是杞人忧天。

     

      以《edmond de belamy》为例,其产生是人工智能运用大数据算法,飞速学习了1.5万幅作品后,掌握了肖像作品过去数百年的发展脉络、技法特征,从而创造出的一款“高仿品”。但绘画界早有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人工智能学得再快再全面,模仿得再逼真,却不能开辟前沿,不能创造新技法、新流派,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学徒罢了。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品。艺术家是需要投入感觉、意识、思维、情感、创意的一种职业。人工智能或许可以取代人类的一些工业设计,人工智能艺术家或许将会出现,但是艺术家的存在仍然不可取代。正如诗歌软件早在几年前就研发出来了,但是我们仍然被诗人感动。正如人工智能早就可以弹钢琴了,但我们仍在音乐厅门口抢着买郎朗的钢琴演奏会门票。

     

    • 责任编辑:
    • 编辑: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