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故事(十二)童年-m6米乐网页版

    李保国故事(十二)童年

      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李保国童年的故事,验证了这句古老的至理名言。
           1958年2月,李保国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赵桥镇一个叫小刘村的小村里。
           3岁那年,李保国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在外地工作,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经常给小保国讲岳飞、包公和二十四孝中的故事,教育他说:“人这一辈子,得做点让别人好的事。”而且,奶奶还常常鼓励小保国说:“我这孙子有出息,将来一定能做成点事 。”
           李保国6岁那年,奶奶得了一场大病,出院后天天要喝中药。父亲照顾了一段后,单位几次催促去上班,心里发了愁。小保国对父亲说:“你去单位上班吧,我在家里照顾奶奶。”父亲不敢相信,说:“你会熬药?”“会,你每次熬药时我都在一旁看着,不信今天就让我试试。”说着,小保国从桌子上拿来一包中药,倒进药锅里,然后用三块砖支起来,从院子里抱来柴火,慢慢熬了起来。父亲一看,是那么回事儿,又嘱咐一番,才放心地去上班。从此,小保国每天给奶奶熬一副中药,直到奶奶的病痊愈。

           一年以后,小保国有了继母,接着有了弟弟和妹妹。那时候,继母每天去地里干活挣工分,小保国在家看着弟弟和妹妹。有时父亲回家带来一些好吃的,小保国总是先让弟弟、妹妹吃,再把他自己的一份拿给继母、父亲吃。继母经常在外面夸奖小保国说:“俺保国打小就懂事儿,长大一定能成大事儿。”
           李保国上初中时,学校离村好几里地远。他发现路上有不少牲口的粪便,每次上学去时总要背一个粪筐,拾满后悄悄倒到生产队的田地里。被老师知道后,在全校对他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扬。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记工员,没有报酬,一般人都不愿意干。李保国听说后,找到队长家主动要求当记工员,一干就是三年,受到了乡亲们的夸奖。
           在大集体的年代,农村每人每天口粮指标八大两,根本吃不饱肚子。懂事的小保国默默地协助父亲,挑起了家庭重担。放了学,他背起草筐到田间地头割草,然后送给生产队喂牛,20斤草记一份工。一筐青草几十斤重,压得小保国歪歪扭扭,歇好几口气才能到家,肩膀都磨出了血印。继母心疼地说:“孩子,以后少割点儿,别累得不长个了。”他却说:“没事儿,我顶得住,割草多了才能挣工分多,分得粮食多。”

          1972年,李保国刚满14岁。他听说去挖海河不仅管馒头吃,回来时还能分到十几块钱,就动了心。他利用学校放假的机会,来到了海河工地。他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和成年人一样背筐、担土。几天下来,就累得腰酸背痛,走路一瘸一拐。肩膀被扁担磨破了,血淋林的皮肉跟棉袄粘在一起。晚上睡觉脱衣服,疼痛钻心,直冒冷汗。后来睡觉,他连衣服也不敢脱了。李保国咬牙坚持了一个多月,从没打过退堂鼓。
           李保国高中毕业后,先后在公社广播站、县农机局当了两年临时工。不管在哪个单位,李保国都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李保国考进了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来也就有了“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保国。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的事迹做出重要批示,全国很快掀起了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高潮。
    来源:内丘县广播电视台

    • 责任编辑:
    • 编辑:

主办:河北工人报社
投诉电话:0311-87017171 0311-87015356 传真:0311-88613045 email:hbgrb@126.com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天捷律师事务所 王金胜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015356、87017171  举报邮箱:hgxinwenwang@126.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