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宇宙 金石情怀——成君和他的书法家工作室-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4-01-02 09:38:05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成君向爱好者普及篆刻知识
中国篆刻艺术,从殷商时期的实用印章开始,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至元末明初,文人将书法和篆刻相结合,“以石为料,以刀为具”,展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篆刻作为方寸之间的微观艺术,形质虽小,却横跨古文字学、书法、历史、考古、美术、工艺、文学、美学等众多学科和艺术门类。这种中国所特有的艺术形式,给人以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力的美。
书家未必是印人,印人必定是书家。历史上有名的篆刻家一般也是书法大家。
成君,1974年生于河北柏乡县,祖籍隆尧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美术学院教授。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祭侄文稿杯”全国书法大展最高奖、河北省书法最高奖“长城奖”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
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的成君书法家工作室,成为市民邂逅书法与篆刻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这里,人们通过品味“方寸艺术”,领略万千气象。
烟火气中的篆刻之美
对于千万人口城市的石家庄来讲,全长只有900米的钟旺路,就像一根极微小的“毛细血管”。作为新华区重点打造的精品街道,钟旺路在街道设计上,结合了现有的中式街区,用现代均衡的手法打造中式牌匾,形成完整的中式街巷。深冬时节,漫步于此,扎堆儿的美食店铺,熙来攘往的人群,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在钟旺路这幅民俗生活画卷中,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新华区文体中心格外显眼。文体中心设有非遗展馆、公共图书馆、名人文化工作室,参观者在沉浸式深度体验中,能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这里又被市民誉为家门口的文化阵地。
成君书法家工作室,是这块文化阵地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它面积不大,陈设至简,却盛放着古老的中国篆刻文化。
推开门扉,古玺印、陶印、佛造像印、斋馆别号印……一侧墙壁上悬挂着不同风格种类的篆刻作品和书法作品,让整个工作室拥有了一种浓厚的中国文化气质。
“篆刻艺术于精微处体现中国美学境界。”成君告诉记者,篆刻创作者把文字线条看作传神达情的对象,因而十分注重用笔使转的灵活与飞动,其线条之美,可谓“曲处有筋,直处有骨;包处有皮,实处有肉;当行即流,当住即峙;动不嫌狂,静不嫌死,一划之势,可担千钧;一点之神,可壮全体”。在日常创作中,成君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
工作室长桌上,摆放着各种造型的篆刻印章实物,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字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营造出了风格各异、匠心独运的大千之美。
著名美学大师宗白华在《艺境》中写道:“篆刻是一个个‘内在自足的境界,无求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
相对于偌大的现代化都市而言,成君书法家工作室仿佛“方寸”之地,这里连接起一座城市与千年篆刻文化的情缘;细品工作室中的篆刻作品,方寸大小的石头上,飞动的文字线条、巧妙的章法构图,升腾起万千气象。
■成君在工作室内教授篆刻知识
方寸之间匠心尽显
篆刻艺术,“篆”在先,“刻”在后。
一个优秀的篆刻家,首先要对篆书和古文字有深入的研究,单单这一点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成君数十年如一日沉浸在神秘奇诡的古文字世界中。几年前,他还被选拔参加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的“鼎甲·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在来自全国顶尖古文字学专家和著名篆书书法家的系统指导下,他的古文字理论修养及篆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仅是篆书,篆刻创作者还需博涉百家、兼采众长,各种书体甚至相关的中国画、金石学等都要涉猎。
发展到今天,篆刻艺术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成君主攻先秦古玺一路。其篆刻作品文字奇古多变,章法诡谲灵动,气息率真纯朴;其篆书以先秦金文为主,与篆刻互为补充,相互滋养;其行草主攻二王帖学一路,飘逸温雅,收放有度;大草作品师法张旭、怀素,又借鉴王铎、傅山等明清草书大家,笔墨酣畅,线条坚实而具金石气息。
在篆刻作品章法上,成君借鉴国画构图和西方平面构成的规律,注重大开大合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的变化统一;在字法上,他推崇“印从书出”,一方面大量临摹研究同时期的金文、陶文,并加以“印化”,另一方面,在篆刻创作中强调文字的书写笔意;在刀法上,他尝试用冲切结合、薄刃劈削等各种方法,使线条呈现立体感,更具丰富的视觉变化。
老子曰,道法自然。苏轼在《黄州寒食诗帖》中写道:“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成君认为,篆刻也是同样的道理。
“篆刻作品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灵动。”成君说,只有经过常年的专业刻苦训练,深入研究,掌握了各种技法、规律,章法、篆法、刀法方可运用自如,浑然天成。由技进乎道,他将思想和情怀倾注到可触、可观、可琢、可磨的精美石头上,托物言志,寄兴抒怀。
“他追求的是一种古拙朴茂的印风,无论字法、章法,还是刀法,既有适度的夸张变形,又表现得非常和谐而典雅,不故作狂怪、扭捏作态。”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刘金凯这样评价成君的篆刻作品。正如成君在篆刻作品《大朴不雕》边款中写到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余治印多年,素喜先秦古玺一路印风,大朴不雕,浑然天成……”
“我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独坐书斋,或临帖,或读书。一盏柔灯,一杯淡茶。品读着一枚枚朱红的印迹,仿佛穿越了时空,默默与古人对话,每到会心处,不禁拍案叫绝。继而兴起,抽刀向石,戛戛有声。在刀与石的碰撞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不知东方之既白……”多年的潜心研究和积淀,成君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曾在多个国家级大展中获得最高奖。因成绩突出,他获得了“河北省书法十佳精英”的称号。
■成君教授孩子们书写对联
各行各业的篆刻粉儿
篆刻,俗称“治印”,最初以实用为功能,作为交流的凭证和权力的象征。古人云“诗书画印”。一枚好的印章,往往会对书画作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信息化的当下,印章对于画家、书法家们来说,仍是案头必备之物。创作者们根据作品风格,选择不同印章。因此,很多艺术创作者会拥有数十枚甚至上百枚名家篆刻的印章。
成君书法家工作室成立后,助力于书法篆刻文化走进公众视野。多年来,成君面向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书法篆刻爱好者传授创作经验,同时面向身边热爱艺术的不同年龄层的人群,通过私塾式教学以及与培训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普及书法、篆刻、国画、古文字等国学艺术,已有数千人受益,其中包括公务员、教育工作者、金融从业者、学生、军人等。
“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认识成君老师后,开始学习篆刻。入门后,发现篆刻太有意思了。小小石头,让我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王昭是一家传统服装品牌的经营者,他从篆刻艺术中汲取营养,将获取到的灵感运用到服装设计中。
工作室之外,成君还有另一个传授书法篆刻艺术的重要平台,即河北美术学院。
“大二分班的时候,当时有100多位同学报名学习篆刻,经过考试选拔,最后只有30多位同学进入到成老师的篆刻班。”王翔鹭是河北美术学院大四年级篆刻班学生,她告诉记者,篆刻专业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其中不少是女生。“女生刻起石头,不比男生差,我们班三分之二是女生。”王翔鹭得意地说。
篆刻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河北、山东、甘肃等地。来自甘肃定西的赵爱梨,对篆刻艺术有这样的理解,她说:“有人喜欢唱歌、跳舞,而我就喜欢篆刻。篆刻和其他艺术形式有共通之处,都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通过努力,成君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在各级各类书法篆刻展中入展获奖,其中梁永辉同学还入展了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九届篆刻艺术作品展。
在成君的学生里,还有不少是中小学生。每逢周末,就会有不少重视传统文化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成君这里,系统学习书法、国画、篆刻、古文字等课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轻触刻刀、摩挲古文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成君向一位篆刻爱好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融入城市人文空间
2008年,北京奥运会选取以金石印章为形象的会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2009年,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北京冬奥会图标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印有“心心相融@未来”的篆刻印章,吸引了无数人慕名打卡……
在被世界认可、走向国际的同时,篆刻艺术也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街头巷尾、商品包装、书籍封面等,篆刻文化元素无处不在。
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教授说,篆刻这种传统艺术,现在更要注重它在艺术上的表达方式和社会存在方式,传统的东西同样需要具有现代性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篆刻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对一个城市的文化,于外是强化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与品牌;于内是延续和发展城市文脉,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空间与文化养分。当代艺术一个很主要的流向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成君的作品不仅风格多样,还常配有精美的书法,精粹的题记、短文、诗词、乐曲,以及有关的图片、绘画,内容源自生活,形式活泼,令人耳目一新。细观其作品,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
其作品《终始如一》《在明明德》《何处青山不道场》,印章的内容、印面、边款,三者完美结合,将中国文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作品《心平气和福喜自来》《鱼饮》《一醉千愁解》《无我》《不如跳舞》《我就是我》《比爱你更爱你》,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成君书法家工作室的成立,让篆刻艺术从书斋走向社会,从小众走向大众,融入城市人文空间。如今,成君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工作室渐渐成为市民的打卡地。
成君篆刻作品
守正创新方能致远
多年来,成君在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号召,牢记“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宗旨,在省文联、省书法家协会的领导和组织下,他积极参与了大量社会活动。
作为河北省首批书法名家进校园特聘专家,他多次到中小学授课,教授书法、篆刻、国画、古文字等国学艺术内容。2020年11月,在省文联组织下,他赴澳门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2020濠江之春——澳门与内地艺术家大联欢”系列活动,并作为书法家代表,为有着130年历史的澳门培正中学师生做书法讲座。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传统文化,加强两地交流。2023年5月,在省文联的组织下,成君和其他几名艺术家一起飞赴新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化润疆——河北文艺工作者走进巴州艺术交流培训活动。2023年9月,他还受邀走进清华大学,做了题为《金石永寿 方寸寄情》的专题讲座,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
关于篆刻艺术的传承和创新,陈振濂教授认为,现在篆刻这门中国传统的艺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喜爱。任何一门艺术,创新都比继承难,传统积淀越是深厚的艺术门类,创新越难。篆刻就属于这类,在现在的中国篆刻界,培养理性的创新意识,是当务之急。
成君说:“篆刻的传承,一定要坚持守正创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成君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借助成君书法家工作室这个平台和阵地,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人民群众中搞好艺术创作和普及推广工作。团结更多喜爱传统文化,热爱书画篆刻艺术,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成君书法家工作室,就像一个点,这个点连接起了城市与篆刻文化的情缘,带动周边老百姓去了解传统艺术,品味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依托文体中心,我们将举办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届时,将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近篆刻、了解篆刻。”石家庄市新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玉杰说。
“让公众接触书法篆刻,看一看、写一写、刻一刻。潜移默化中,在人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将来待温度、湿度合适的时候,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成君认为。
■文/记者周斐
图/记者毕春华 郑荣玺 杨磊涛 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