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龙:30年研磨铁笔传神韵-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0-05-07 14:58:53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郭海龙, 河北大工匠,石家庄铁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金属錾刻师,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氏铁板浮雕”的创始人及代表性传承人。■本报记者郑荣玺摄
郭海龙用近30年研磨,首创郭氏铁板浮雕艺术,惊艳世人——书画界泰斗启功先生特意为其题字:“铁笔传神”;旭宇先生盛赞铁板浮雕为“华夏一绝”。
郭海龙从小研习绘画,1986年退伍后,来到石家庄飞机制造厂,当了一名普通的钳工。工作期间,听到一个新奇的名字——弧光艺术,也叫焊接堆塑(简称焊塑)。焊塑就是先用钢筋做骨架,再用铁板敲出轮廓与骨架焊接一体,最后在电焊弧光下,通过融化金属焊滴堆砌而成,成品造型粗犷自然,栩栩如生,件件作品都是无法再造的孤品独件。
“可以说,这是一种来自国外新生的创作艺术。资料少,能借鉴的更少之又少。”郭海龙说,这反而增强了他的创作欲望,使他如痴如醉地投入其中,佳作不断。1994年,郭海龙携焊塑作品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埃森博览会”,作品《鳄鱼》当场被收藏,现仍展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的美国焊接协会总部议会厅内。
工作中,郭海龙渐渐发现焊塑存在制作场地大,工期过长,重量过大,不易携带等缺点。于是换个思路,开始在铁板上制作浮雕。“铁板浮雕是在1毫米厚铁板上,用特制的錾子锻砸背面绘制的图案,然后正反面反复敲打,让平面铁板形成浮雕感。”郭海龙说,由于是首创,没有老师可请教,没有画作可借鉴,郭海龙只能一点点自己琢磨、尝试,在反复失败中积累起制作铁板浮雕的技巧。随后,郭海龙创新将打磨、抛光、喷灯烧色引入铁板浮雕的制作工序,让铁板浮雕呈现出黑白相间、颜色缤纷的逼真效果。
“打铁”是个苦差事,不仅拼技术、耗体力,还要忍受捶打铁板时发出的噪音。郭海龙说,一块50×47厘米的铁板,从雏形到成品,至少要敲打一万锤。为了隔音防噪不扰民,所有的工作室,他都要进行密闭隔音处理,导致工作室无法通风。冬冷夏热不说,还一年四季照不进阳光……
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中,郭海龙佳作不断。他的铁板浮雕,以太行主题、西藏风情居多,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其作品《丑娃》于2004年10月荣获第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工艺金奖;《太行寄情》于2007年10月荣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铜奖……
为了能在更多展会活动现场展示这门手艺,郭海龙练就了一个绝活——一小时快敲肖像。2010年,应邀在上海世博会现场展示,中央电视台还为他专门录制了一个视频,成龙、姜昆等名家也请他打制铁板肖像。
常年的低头捶打,让他的双眼早早就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听力也在下降……但这些“职业病”并没减退郭海龙对铁板浮雕的热爱。他说:“择一事,终一生。守望匠心,传承技艺,是我一生的追求!”
■本报记者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