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军:善解“疑难杂症”的汽车模具大咖-m6米乐网页版
——记河北工匠、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钳工工段长崔永军
发布时间: 2023-10-14 09:21:35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闪光——2023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大特写
■崔永军对每一个模具调试都精益求精
人物名片
崔永军,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研发分公司钳工工段长,高级技师。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从懵懂的“热血少年”成长为如今受人尊敬的“老师傅”。30多年来,他不断钻研、勤于实践,逐渐成长为凌云汽车安全结构技术技能实践的排头兵和领路人,在汽车装备制造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曾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兵器集团技能带头人、河北军工大工匠、河北省技术能手、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工匠等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30多年来,崔永军从简单的机床维修到高难度的汽车模具设计制作安装,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自己人生与事业的成长。“钳工干得好不好,关键就在毫厘之间。”崔永军称自己是靠手艺吃饭的人,想要掌握精湛的技术,不仅需要费心钻研,更需要坚韧的毅力。崔永军把每个技术难题的攻破,都当作是技术提升的机会。把每一次试制,都当作是超越自我的机会。他把每一个工件、每一次检修当成艺术品去精雕细琢,组装调试的模具、夹具,件件都是让使用者放心的“免检产品”。
匠心一事,匠人一生。这就是崔永军,在钳工领域,他是一面旗帜。在公司内部,他是善于发现和解决模具生产和装配各类“疑难杂症”的技能“大咖”。
■崔永军为徒弟讲解非标工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1
缘于兴趣 热血“厂二代”刻苦磨练
热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成功的渴望,也是坚守自己兴趣的最好表现。
崔永军对于自己手中掌控技术的热情,或许在进厂学习的那个时候就悄悄埋下了,“功课不好,但喜欢捣鼓东西。”
崔永军是在凌云长大的,父辈属于建厂的那代人。1986年,循着父辈的光芒,17岁的崔永军进入凌云当了一名学徒工。成为“厂二代”,这也是那个年代很多年轻人的首要选择。他很幸运,刚入厂就和同批年轻工友们一同进入厂里的技工学校学习,
两年之后,自诩“功课不好”的崔永军以第三名的毕业成绩正式进入车间。
一腔热血的懵懂少年,迎头赶上的正是河北凌云机械厂挣扎求生的最艰难时期。
1985年,军品全部下马,企业陷入无产品、无发展资金的困境,不服输的凌云人进入市场寻求民品开发。同年6月,凌云与澳大利亚ips公司签订合资意向书。同年12月,凌云与天津汽车厂建立配套关系,开发7种9件零部件。
拿到订单,该怎么生产,所有人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崔永军回忆,厂里最早那套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模具机组“极其简陋”,是老师傅们看了钢厂的冷轧车间,“猜着做出来的。”模具经过多次修改调试,终于做出了一个零件的那种兴奋鼓舞了工人们的士气。“当时觉得太厉害了!我们做出来了!”
也是那个时候,凌云开始了涿州新厂区的建设,“挣一点钱就建一点儿。”历时8年“抗战”,最终完成引厂出山,企业实现了成功转型。
一个曾经面临边缘化,无军品、无民品、无资金,陷入生存困境的三线兵工企业,背水一战挺进民品市场,从“三无”小厂到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凌云“凤凰涅槃”式的重生经历,赋予了企业和职工“胸怀凌云壮志,不畏艰难挑战”的品格。
见证了企业浴火重生的崔永军,继承了军工人的顽强和勇毅。他肯钻研,不服输,“别人会的,我不会,我会有羞耻感。”工作中,崔永军始终坚持主动学习,他是老师傅最喜欢的徒弟,也是厂里第一批拿到技师资格证书的技工,“我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一名优秀的钳工,靠的是手上功夫,还有心头功夫。“理论上要弄透,操作上要练精。”这样刻苦的磨练,除了自我的加压,还有凌云发展初期对于技术的渴求。
刚刚进入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凌云,相关生产技术也是“一穷二白”。进口的辊压生产线、热成型生产线,动辄就几百万到上千万,“技术受制于人,生产和维修的成本都很昂贵。”
我们能不能自己做出这样的生产线呢?厂领导问厂里的技术人员,“你们敢不敢拆了它,看看里面的构造?”
“这有什么不敢的!”一腔热血的崔永军和厂里的技术人员拆开了厂里最贵的那条生产线,“一个一个零件按顺序摆放,测量、画图、研究,让它一套变两套。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拍图片,完全靠脑子来记。”崔永军说,他们天天在车间,校正、维修这组机器,里里外外几乎摸了个透,看不明白的,也通过拆装,“捅破了技术的那层窗户纸。”
这样的拆卸、组装、学习,经历了很多回,直到厂里有了自主组装的辊压机组、高强钢热成型设备……直到凌云站到了技术的顶峰。
“一个人,一个企业是需要一种精神的。”30多年来,崔永军心中有光,向阳而行,一颗匠心伴着凌云一路成长,“做一名凌云人,这是人生最大的骄傲和自豪。”
■崔永军对装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
每次挑战 都是技术的“迭代升级”
在崔永军的心里,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是一次修行;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是技术的“迭代升级”。从业30多年,他精心专研,完成了自己对工匠精神的朝圣。 “工作中就应该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自己。”崔永军说,在技术攻关上,要不服输,不妥协,不放弃。
2012年,公司开发了一款奥迪保险杠,由9个单件组成。产品工艺要求按照德国大众质量体系设计,非常严格。这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好机会,却在产品试制中遇到了难题,始终无法做出合格样品。“眼看着交样日期越来越近,大家都急坏了!”崔永军虽然着急,但还是能够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查找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天,每天连续十五六个小时的试验和观察,崔永军终于发现焊接夹具是“主要病根”。于是他和团队又火速投身到焊接夹具的改进中,在实验室里,及时确定了试验数据,制作了辅助工具,运用于焊接夹具上,最终产品焊接成功,顺利通过德国大众检测中心检测。这意味着公司向主机厂交出的样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14年,公司又接到了一个“新活”,要开发制造汽车零部件热成型模具。公司把装配调试任务交给了钳工班,这个项目对于钳工班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技术含量很高,放眼国内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面对挑战,崔永军对班里的同事说:“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就不信,咱们拿不下它!”
凭着多年模具开发制作的经验和对各种冲压模具结构的了解,崔永军认真分析了这款模具的结构和原理,发现难点就在模具冷却水路、预压紧氮气簧的安装和液压管路系统三个方面,只要有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整个装配返工。“尤其是冷却水路结构的安装,整个模具有近百条水路,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水路发生渗漏,就得把整个模具全部拆开查找原因,模具一拆,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为解决这一问题,崔永军带领钳工班成员积极开动脑筋,自制了各种接头和辅助工具,在装配时,先把每个模块预先打压试水、合模,确保每个模块没有问题,再装配到模架上。
由于前期工作细致到位,通过上机床试模,冲压出的产品件经检测中心检测,数据都达到设计要求,模具使用效果良好。
从此,凌云结束了此类模具纯靠进口的历史。从不畏惧挑战的匠人匠心,成就了今日众人心中现场技术技能的“主心骨”。
■崔永军对模具进行细致修磨
3
专精专研 细节背后的上下求索
工作中的崔永军习惯观察、琢磨、研究、总结,在细节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法。
2014年,崔永军发现各主机厂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由4至6个月压缩到现在的2个月左右,周期缩短了近一倍。“公司现在的模具制造速度,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已经快跟不上了。”崔永军就把这个问题记在了心里,不时地到生产现场观察,没事就琢磨。
经过深入的思考,他提出了“预装配工作方法”。“预装配法就是在模具的单件开始加工的同时,研究装配图,然后根据图纸研究模具,初步排出装配顺序,以先加工完成的模板为基础,做到‘预装’。”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迅速地落实到生产中,效果立竿见影。不但装配周期缩短了,而且一个人就可以同时预装几套模具,还可以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漏提的标准件。
崔永军常常被“临危受命”,去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并每次都能不负众望。
2014年,公司进口模具d211由于主机厂产品尺寸变更,需要对模具进行改造。崔永军再一次承担了模具改造的任务。他和技术人员深入探讨,反复描图、操作、修改,调试,最终发现了模具有设计缺陷。在不损坏模具的前提下,他先手工修磨了凸模的尺寸,并调整了凹模尺寸,使产品尺寸达到变更后的要求,又增加了活动凸模导向板,变更了退料弹簧、顶杆的尺寸,消除了模具的缺陷,使之能正常生产。
钳工工作,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脑力活。模具是工业之母,汽车模具的精度,决定着车体的质量。崔永军在模具装配过程中严格做到实际装配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创新工作方法,控制模具装配质量。“模具上的一点瑕疵,都会导致汽车零件的批量报废。钳工80%以上都是靠手工来实现的。”崔永军说,“技术都是一点一点地提高的,我拧这一扳子,掌握多少角度和力度,螺丝才能拧好,这是不断地琢磨和练习才能够达到。”
2015年,广汽菲亚特k4外饰板“c”柱的开发试制过程中,遇到了外饰板表面品质和形状尺寸要求较高的困难,“我们的生产线良品率才60%,而美国的生产线良品率能到90%,怎么才能提高良品率?”崔永军通过观看了几张进口模具的图片,结合公司的设备条件,制定了两套新模具的方案,加工安装完成后替换下原来的4套模具,使工序减少了两序。“工序越少,因为人为控制出现的差错率越小。”通过生产,模具安全可靠,上下产品件方便快捷,产品品质良好。
从制作简单的零部件到高难度的复杂件,崔永军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项生产任务。
■崔永军使用专用量具测量零件
4
教学相长 技术与精神的传承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军品到民品、从山区到平原、从单一国有体制到股权多元化,在50多年时间里,凌云人乘势而上,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不仅成功完成了企业的精彩蜕变,更是走出了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新路。
作为一名老凌云人,相伴与见证企业发展壮大的50多年里,这种直面挑战,无坚不摧的凌云精神,深深融进了崔永军的血脉中,他从老师傅手中接过的火把,又不断地传承到一批批年轻的凌云人手中。
当学徒工的那些年,他是老师傅们最喜欢的那种徒弟,不怕苦、不怕累,喜欢捣鼓东西,肯下功夫钻研问题。开始带徒弟,他又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傅”,因为他会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承下去,有问必答,没有问也会想着法儿地去教徒弟。“现在进厂的年轻人,95后00后居多,他们和之前的学徒工不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主动来问问题的很少,我会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去学他们所长,拉近彼此的熟悉度,再和他们探讨技术问题。”
教学相长,从业30多年,学习成为崔永军的本能。平日里,他总会抽出固定的时间来,总结模具装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设计缺陷、加工缺陷等,主动汇总留档。别人玩抖音,是为了刷视频度过闲暇时间,他上抖音,是为了看一些技术控如何玩零件结构,看到有兴趣的,他就截图下来,自己勾个草样,抽空用电脑制个图,“也许有一天,我用到这个结构的时候,我就能拿出来用。”
模具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机组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崔永军已经是“老师傅”了,四十五六岁的时候却又开始学习电脑制图。“向年轻的技术人员请教,从最简单的学起,看着人家画,一遍不行,看两遍,两遍不行,录下来自己琢磨练习。”
在崔永军身上,从不自满,持续学习的态度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他常说,“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做好一名技师。”
如今,他带出的徒弟很多成为了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骨干力量,以马振、董国煜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能手同他们的师傅一道奋斗在繁忙的生产一线,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劳动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时代新歌。这是一代又一代凌云人勇于向前,拼搏奋斗的身影,正是这些人的前赴后继,才成就了今日的凌云。
■文/记者刘艳惠 图/记者杨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