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军:用点滴砂石描绘大千世界-m6米乐网页版
——记河北工匠、兴隆县郑氏砂艺文化有限公司技师、省级非遗传承人郑铁军
发布时间: 2023-10-07 15:26:56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闪光——2023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大特写
■郑铁军调制砂画中的各色砂石原料
人物名片
郑铁军,1962年10月生,兴隆县郑氏砂艺文化有限公司技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郑氏砂艺”第五代传承人,专事砂画传承与创作23年,研发出“一根银丝成砂画”“立体砂画”“水晶砂画”等多种创作手法,其中荣获国家专利9项,其作品《福禄脸谱》《梅兰竹菊》等艺术品制造业内享有极高的盛誉,部分作品被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避暑山庄博物馆等收藏,2023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获得者。
人物速写
画线、掐丝、洗砂、上色……在郑铁军行云流水的手法中,一幅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的砂艺作品跃然板上,精致生动。
“追寻历史的根脉,把古老的艺术深挖,让民间砂瑰宝再现时代光华……”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记者走进位于兴隆县塞外江南水镇的郑氏砂画展厅,京剧脸谱系列、十二生肖系列、山水字画系列等,一幅幅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线条优美的砂画作品映入眼帘。
“郑氏砂画既有文化价值,也有商业价值,传承下去没有问题。只要有人喜欢,我都可以免费培训。”环视着精巧艳丽的砂画,郑铁军信心满满,“现在免费开放的非遗文化体验馆,假期时来的学生非常多。我的目标是做成全国最大的砂画生产基地。”
■掐丝工艺被郑铁军练习的炉火纯青
1
历经周折
找回近乎失传的技艺
祖籍山东的郑铁军,从小在兴隆长大,开过矿、上过班、做过生意,一次偶然的出国打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0年,38岁的郑铁军来到蒙古国,在当地朋友巴特尔家中,偶然发现一幅颇具年代感的京剧脸谱,右下角有“郑氏砂艺”落款。仅从父辈口中听过郑氏砂艺故事的他认定,“这就是我们祖传的手艺,不能让它失传”,激动万分的郑铁军决定重拾祖业。
150多年前,晚清秀才郑克祥在游学时得高人传授,学会撒砂制画技艺,求精艺“不辞负贷之劳。创造愈深,根基愈厚”,遂传艺予后人。作为郑克祥的第五代嫡孙,郑铁军没想到能在国外见到失传半个世纪祖先的工艺。“因为战乱、灾荒和一些外在因素,新中国成立前,郑氏砂艺已几乎失传。”
回国后,郑铁军就开始了艰难的传承发扬之旅。他先去了山东登州老家,虽没找到正式的史料,却在祖先的碑上看到了简单的记载;又请伯父和父亲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故事。“我伯父和父亲没正经做过砂画,只在七八岁时玩过,但他们还是对于基本技术有所了解的。”
2001年3月,郑铁军找了3个下岗工人,成立了小作坊,开始了艰难的砂画研究创作。当时街坊邻居都不看好,经常听到“这小子就是爱瞎胡闹,打工挣点钱多不容易,成天画花脸子有啥用啊”。对此,有些执拗的郑铁军置之不理。
然而,复活一项失传工艺,何其难也,从原料的选择、研磨,到图案的设计勾描,再到画作的上色定型,一道道难关需一一攻克。为了研磨石粉,郑铁军使用过传统的手锤砸彩色石头,直至砸成沙粒,但费时费力不说,沙粒大小不一;跟着附近矿业公司机械厂的技术员学习过专业的研磨,但是人家嫌弃需求量太小,不给加工。最终,他决定研制专门的彩砂研磨机,在石料粉碎过程中,先将石头由大破小,到玉米粒大小后直接进入研磨机,能磨到120目(0.125mm)大小,和头发丝粗细差不多,终于解决了填充颜色的原料问题。“期间,为了找到合适的原料,连续数日野外的找寻,狂风、大雨、洪水,甚至泥石流都经历过。”回想起过去,郑铁军至今难以忘怀,“能坚持下来,就是要把这门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下去,这是一种文化底蕴,一定要把它好好的传承下去。”
历经半年的探索,郑铁军终于把几近失传的技艺找了回来。“第一幅成熟的作品是中国京剧著名人物之一红生关羽的脸谱,耗时两个多月,拿到蒙古国卖了26000蒙图(图格里克),折合人民币240多元。”合适的价位,给了郑铁军更为坚定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布基纳法索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举行郑氏砂艺作品《牡丹》的收藏仪式
2
艰难创新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清水洗砂,金银丝嵌丝,小铲子铺满颜色。作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兴隆郑氏砂艺画,栩栩如生的彩色砂艺画全凭手作,先用金银丝及胶水在板上嵌丝,然后用彩色砂石混合清水作画,全程纯手工制作,成品颜色鲜艳夺目。
成熟工艺的背后却是郑铁军艰难地求索。2010年,郑铁军将山沟里的小作坊搬到了县城,成立了郑氏砂艺文化有限公司、郑氏砂艺研究所和郑氏砂艺美术协会,自此走上了规模化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道路。
郑铁军介绍,以前祖先制作砂画都是用小米,但做出来的画质差,砂画的颜色比较单一;改用本土的砂石作原料,年久了颜色容易脱落斑驳,也容易返潮,保存是个难题;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最终改用天然彩石,但是在国内只能找到13种彩色石头,创作时却最多需要126种颜色的砂子。为此,他多次往返于中蒙两国,带回了各种颜色的石头。“兴隆当地能采到十几种颜色的石头,其中黑色、白色的石头比较突出。”调试着各色砂石,郑铁军介绍着自己的经历,“把这些石头打磨清洗,再打磨再清洗,经过多道工序,制成天然彩砂。”
用金属丝勾勒的技艺是郑铁军自创的,也是这门技术最大的一个创新点。为了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革创新,郑铁军多次走进北京珐琅厂参观学习,同时在河北省美术学院学习了2年,取得了美术功底和结业证书。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最终清水洗砂、金银丝嵌丝,天然彩砂铺满颜色等全手工工艺流程才得以成型。“用金银丝及胶水在板上嵌丝,然后用彩色砂石混合清水作画,全程纯手工制作,制作出来的画颜色更加鲜艳夺目。”郑铁军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真谛。
如今,从在木板、玻璃上作画,到用高密度漆板或者铝塑板,再到用有吸附有害气体功能的活性炭板作画,从氧化铝丝、铜丝到镀金丝、金丝,郑铁军始终行走在创新之路上。在内容上,从开始的只做京剧脸谱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品种;在工艺上,探索出拉、按、扭、转等嵌丝手法,使嵌丝更加舒缓、美观流畅,研究出“一根银丝成砂画”“立体砂画”“水晶砂画”等多重创作技巧,尤其是“釉料覆膜”技术的创新,增强了画面的色彩亮度、质感和美感。
如今,郑氏砂艺不仅有传统砂画,还发展出了杨柳青的年画、山水画、抽象艺术画以及不用轮廓的彩砂油画等类型。随着郑铁军的工艺水平得到业界认可,他的《京剧脸谱》与《十二生肖》系列作品被首都博物馆收藏,《乾隆皇帝大阅图》被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
经过多年的传承创新,重获新生的百年技艺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扬帆“出海”:2016年,郑氏砂艺接到第一笔海外订单;2019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客商一次性购入10万美元的砂画作品……
特别是今年以来,来自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意大利、刚果、尼日利亚、蒙古国、柬埔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多个国家60余位国外留学生走进了兴隆县郑氏砂艺青松岭镇阿尔卡迪亚非遗博物馆。现场,国外留学生们欣赏了郑氏砂艺的精美佳作,那涵盖着“梅兰竹菊”“四大美女”“水浒人物”“十二生肖”和“兴隆风光”等众多传统中华文化精华相关的精美砂画,让大家拍手叫绝。另外,基地还为外国友人准备了非遗砂画体验环节,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精妙与神奇。“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后,深深折服于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非遗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活动结束,留学生们纷纷表示。
2023年5月,郑铁军与布基纳法索共和国驻华大使团、商务代表团签订订购协议,并被授予“中非文化交流使者”荣誉称号,其作品被布基纳法索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作为国礼收藏。郑氏砂艺通过发挥实践创新基地中新阶层代表的精湛技艺,在精研制画技艺、以文化 农业形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更是凝聚了新阶层技艺优势将非遗文化的种子撒向了更多国家。
据悉,截至目前,郑氏砂艺作品远销美国、德国、蒙古国及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铁军组织学员研究工作
3
勇挑重担
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搏击前行
“一幅35*40的金银丝彩色砂画一个人制作的话大概要2—3天的时间,大幅的画花费时间会更久,十天半个月的,半年的都有。这次现场创作的是最简单的,大概3个小时左右。”在兴隆县郑氏砂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师从郑铁军学艺18个年头的王凤艳一边创作牡丹图一边讲解着。
“彩砂是用纯天然彩色石头磨粉制作的,即使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不会变色,是永不褪色的。”
“砂艺画的创作技巧培训一礼拜基本上都能掌握,后面的就是反复练习了。”
“掐丝的时候丝一定要直不能有疙瘩,这样创作出来的线条才会舒缓好看。”
……
伴随着王凤艳收起作画工具的那一刻:半干不干的牡丹在光线的照射下娇艳欲滴,色泽鲜艳像是一颗闪光的宝石,夺人眼目,艳压众生。
这样的培训,王凤艳早已记不清楚开展了多少场次,听众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次。而这仅仅是郑铁军和他的团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个缩影。
■郑铁军在指导学员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郑铁军和他的团队积极开展非遗文化就业扶贫活动。期间,他们奔走在各个参加培训的村落之间,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对参训贫困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学员,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手艺人”,把砂艺这项非遗技艺不断推向高端。“2019年至2020年,我参加的郑氏砂艺非遗文化扶贫项目,累计为600余名农村贫困学员进行郑氏砂艺(画)技艺授课指导,为助力贫困村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王凤艳表示,“不求万世瞩目,只求在文化产业的长河中越走越远。”
在兴隆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郑铁军率先在蘑菇峪镇大西峪和三道梁两个村开设培训试点,得到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与承德市残疾人联合会达成合作协议,对承德市全市的残疾人进行免费培训;
在重点小学开展砂画制作体验课,让非遗文化走进了校园,培养了一批批少年艺术爱好者;
……
“政府牵线搭桥,我们免费提供原材料,群众零成本制作,在不耽误农活的情况下,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制作砂画,不但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还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并很好地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郑铁军介绍。
郑铁军告诉记者,砂画创作的门槛比较低,正常人身体条件良好,手脚灵活,都可以从事砂画创作,很适合大众进行学习。教学当中,他们一般都是从美术基础知识开始学,学会拓图,然后进行选材,渐渐越来越深。“悟性比较灵敏的,三五天就能掌握基本操作工序。剩下其他时间,都靠自己的悟性,逐步提高自己的手法,是由简到难的一个过程。”
“不仅要让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还要让有志之士依托文化产业致富。”近年来,郑铁军奔走在各个村落之间,积极开办非遗文化培训班,培训的数千名弟子都在积极发展郑氏砂艺,努力制作创作,传承这些手艺。郑铁军说,未来他计划成立一家郑氏砂艺博物馆,并在20个乡镇成立就业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精益求精中注入匠人追求,孜孜进取中浸入匠人精魄。
山巍峨,水清澈,花娇艳,人物栩栩如生,动物灵动有趣……环视着一幅幅精巧艳丽的砂画,郑铁军信心满满,“持续至今的文化传承,是我们经历了无数挫折与磨难,才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我们要继续发扬下去,材料选择上不断优化,制作方法不断创新,题材内容不断扩展,让更多的人了解郑氏砂艺,一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国精神。”
■文/记者高会坡 图/记者宋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