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海:让电网不断“智变”的“技术尖兵”-m6米乐网页版
——记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业主项目经理林长海
发布时间: 2021-10-09 11:43:42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寻访河北大工匠——工匠精神在现代闪光
人物名片
林长海,现任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业主项目经理,他从电气试验工做起,后升任变电检修室电气试验二班副班长、一班班长,扎根一线14年,具有丰富电气试验专业知识及变电站、线路等的建设经验。曾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金牌工人等荣誉。
人物速写
瘦瘦高高、斯斯文文,白皙的脸颊时常露出腼腆的微笑,这是林长海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整日与电流表、瓦特表、电表箱相伴,他更像一名人民教师,很难将他与“电网人”联系在一起。
不过,只要一提到与电有关的事情,林长海的思路就像“开了闸”,聊起天来口若悬河,眼里闪光。在同事眼中,他是个“智多星”,脑子转得快,动手能力强,技术技能上能够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班组管理上以身作则、倾心奉献,是个人见人爱的好班长。
■林长海和工友们研究图纸
1
“初生牛犊”
技改路上小试身手
2007年,林长海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顺利成为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一名员工。从大学生到技术工人,身份的转变让林长海既兴奋又忐忑,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学以致用,将本职工作用心干好、干出色!”
林长海入职后的第一个岗位是公司变电检修桥西工区电气试验工,在当时的班组,林长海是唯一的“新兵”,其他人都是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于是,林长海就成为师傅们的“小跟班儿”,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杂活儿。当时,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进行线路参数测试。工作过程中,测试所需要的是3个电压表、3个电流表和3个瓦特表,然后将线路来回连接,测量正序阻抗、负序阻抗、耦合电容等,不停测试。“这个接线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由于表多、线杂、接头多,一不留神很容易看错、接错,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实操还不熟练的‘新兵’来说,干起这个活儿,很发愁。”林长海说,“得想一个好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就这样,林长海在工作之余将这些表摆在一起,进行各种试验,“能不能做一个板,上面分为a、b、c三点,将电压、电流、功率的线都接出来,测试的时候只拿这个板,一插即可,不容易乱,几分钟就能搞定。”林长海大胆地向师傅们说出这个想法后,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一起动手完成了这个“线路参数测试面板”。
当这个小发明投入使用后,出现了“奇效”,原本一个老师傅进行一次测试都需要半个小时,如今一个新手进行测试仅需四五分钟就完成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师傅们评价说:“林长海真是聪明能干,这个面板相当于一个说明书,一目了然,谁都能看明白,工作起来真是省时省力不少。”
■林长海在工地测量数据
2
职守一线用创新思维力保供电
一个小小的测试面板,让林长海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促使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创新之路。
“现在的测试面板已经很好用了,小林又在研究啥呢?”“不知道,反正他的创新肯定对我们工作有益。”工友们看到工作室里不停忙碌的林长海不解地谈论着。
原来,测试面板得到大家首肯后,在使用过程中林长海又发现了新问题:由于面板下侧的仪表不固定,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因磕碰损坏,造成浪费。“能不能将仪表固定到箱子里,面上做一个集成板,这样啥问题也解决了。”林长海这样想,也随之行动起来,很快,一个新型测试仪器在他手中诞生了。
“通过实践摸索,我觉得创新一点也不难,思路很重要。”林长海感慨地说。2010年,林长海和同事们一起参加“ct的带电检测”工作,需要多个人配合完成。原来这项测试,一直需要3个作业面,分别是参考端、被测试端和操作端,每个作业面需要两个人以上,也就是说最少具备6个人才能完成测试。并且,测试过程中,如果联系不畅通,很容易出现误分测试刀闸的事故。
完成这次测试后,林长海下班回家路上就开始琢磨,“能不能通过一种仪器,节约人力的同时,还能让检测更安全、准确呢?”于是,林长海翻阅大量书籍开拓思路,又一头扎进工作室废寝忘食地做起了各种试验,一旦遇到难解的问题,就向一些电力专家求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制造出了一个“中转箱”,将它放在参考端,节省了一个作业面,省去了两个人工,最重要的是,利用“中转箱”进行测试更准确、安全,有效避免了设备损坏、电网停电等情况的发生。
职守一线14年来,林长海始终保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加班加点完成各项电网生产任务,解决主变跳闸、开关柜故障等故障14次,通过自己的专业诊断能力,对设备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价,提早做出准确的判断,减少停电次数50余次,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用户供电可靠性。
■林长海给工友们讲解安全、施工信息
3
执着创新成为企业创效“神助攻”
“人不能老按一种工作方法和思路做事,要常常反思不断改进。要多与老师傅、专家、老师进行交流,从他们身上吸取优点和经验,搞创新、不能闭门造车。”林长海经常这样提醒自己。
2015年,在一次雷雨天气过后,林长海与工友一起对变电站上所用的避雷器进行检查测试。只见工友举着六七米高的绝缘杆,一次又一次将颤颤巍巍的杆子靠近避雷器,努力将顶端的测试线搭在避雷器顶部,然后在高压侧回路上读取泄露电流数据……“雨后很可能存在高压,人接近那里很危险,容易发生事故。”林长海将这个场景深深地刻在脑子里,决定研发一种新的绝缘杆,改变现状。
接下来的时间,林长海又让自己长时间“泡”在了工作室内,不断改进方法。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改进,它将这个设备插上了“智能”翅膀,一款名为“高压泄漏电流无线测试装置”制作完成,它在绝缘杆顶端不仅加上了三脚架,增强了放置在高处的稳定性,还在上面增加了蓝牙接收器,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只需将这个装置放上后离开即可,能远程接收到顶端数据,真正实现了“数据稳定、人员安全!”
最终,“高压泄漏电流无线测试装置”获得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2015年度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得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2015年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同年,林长海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才能,被任命为“智变空间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当创新成为林长海的“习惯”,大家为他算了一笔账,2011年至今,林长海主要参与发明了绝缘杆试验专用支架、绝缘手套交流耐压试验装置、绝缘手套试验箱、用于绝缘手套绝缘测试试验的一体化装置等合计为企业增加效益101.84万元;ct带电测试盒、避雷器带电测试盒为企业增加效益0.9万元;带电测试耦合电容器介损和电容量的装置为企业增加效益0.7万元……他先后主持研发了46项技术成果,其中基于无线传输的避雷器测试装置等省部级奖项4项,开关柜相位核对装置等省公司级10项。所有创新成果来源于现场实际问题并逐一解决,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为企业提升了效益。
“作为企业‘大家庭’的一员,我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家’做得更多、更好!”林长海用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心声。
4
传帮带
助力青工成长
32岁成为技术带头人,林长海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但是,他始终坚持“树立一个,培育一批,带动一方”的理念,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给新员工,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平均每年累计授课240学时。
林长海还先后与樊磊等6名青工签订师徒合同,为每名徒弟量身打造成长计划。在班组培训中,他充分利用实训室、现场工作间隙开展技术培训,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手把手、面对面地向青年员工讲解操作方法、试验要点、技术难点,真正打造出一个“成体系、学技术、速成长”的学习氛围,他所带的6名徒弟现均已成为专业技术能手。“跟着林老师学习,真的学到了不少技能本领,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徒弟们坦言。
由于林长海不仅有丰富的一线实操经验,还积累了授课经验,因此,被邀请到国网技术学院、河北电力培训中心为系统内相关专业人员教授《容性设备带电检测方法》等课程。
技术技能上的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班组管理上的以身作则、倾心奉献,培养新人上的无私胸怀、言传身教,林长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成为一名响当当的技术能手加创新型能工巧匠。在工作室形成了“人人想事、人人干事、事有人管、责有人担、奋勇争先、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工作室被中国能源化工协会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河北省总工会、石家庄市总工会先后授予“工人先锋号”,3项成果被石家庄市总工会授予“石家庄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视频展二等奖”等荣誉。
面对成绩,林长海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充分展现出了一名技术工作者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
5
奋进前行
攀登技术更高峰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2020年8月,由于林长海的出色“业绩”,他被任命为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业主项目经理,迎接他的是河北首座110千伏城市智慧标杆变电站项目,这个裕翔变电站也是石家庄市区首座全开放式综合能源变电站。
在裕翔变电站建设现场,林长海变得更忙碌了,内管、外联全都亲力亲为。在测量地基数据的时候,他发现原来皮尺测量由于人为因素,不仅效率低,误差还大,于是第一次使用了激光测量,为了更方便记录数据,林长海再一次开动他的“最强大脑”,研发出新程序,将激光测量仪器与手机、平板电脑相连,这样测量后数据立刻就能上传成功,十分方便快捷。“毕竟我们这个变电站是智慧标杆,时时处处都要有‘智’。”林长海笑着说。
“此次开工的变电站,融合变电站、5g基站、数据中心站、充电站、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储能站、智慧体验厅、共享换电站等‘九站合一’功能,设有综合能源系统和直流微网生态系统,涵盖‘发—供—储—充—用—管—展’各环节,打造国内领先的多功能城市变电站试点,为今后城市变电站功能应用和发展前景提供实践支撑。”林长海觉得自己一定要不辱使命,竭尽全力完成这项载入史册的任务。
林长海身上,始终保持着踏实肯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精神,这不仅是一个平凡岗位上的现代电力人对事业执著追求的情怀,更是新时代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时代特征。他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化作光和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淳朴的心灵和高尚的行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赞歌。
■文/本报记者杨艳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