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涛:焊道飞弧练就技术大咖-m6米乐网页版
——记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三车间机修班班长徐玲涛
发布时间: 2020-10-24 09:50:47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寻访河北大工匠——工匠精神在现代闪光
■徐玲涛传授焊接技术
人物名片
徐玲涛,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三车间机修班班长。多年来,他通过创新解决生产上的“瓶颈”,攻克了尿素热解轨道车的修复焊接问题;累计自行设计制作各类模具20余套,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并自行研制开发热解隧道窑轨道专用自动焊机。他先后获得衡水市“金牌工人”“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被衡水市总工会命名为“能工巧匠”,2018年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速写
剑眉虎目,虽然已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但徐玲涛的国字脸上依然是“英气”十足。19岁,他进入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当了一名维修工,天天与电焊为伴,为了能够提升自身技能,徐玲涛上班时认真向师傅请教,学习实际操作知识,下班时看维修书籍、学习维修理论、琢磨维修方案、改革创新办法,靠着勤学苦干成长为焊工中的“技术大咖”。或许是“日久生情”的缘故,生活中的徐玲涛除了阅读与电焊有关的书籍外,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干活儿!”徐玲涛的这句玩笑话似乎正是这个七尺男儿一步步成为“职工标杆”的源动力。
■徐玲涛在维修现场工作
1
“白加黑”学习
练就焊接真本领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徐玲涛与电焊之间的“传奇”故事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的。16岁时,有一天,徐玲涛漫无目的走在大街上,恰巧看到路边维修拖拉机的师傅正挥舞着焊枪干活,时不时迸发出来的耀眼火花一下子将他迷住了。“我觉得这也太神奇了,冒一股火,两块铁板子就连在一起了。那时我就想,能当一名电焊工该多好啊!”徐玲涛说。
1993年,19岁的徐玲涛进入冀衡公司工作,听说机修班能学电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修班。 众所周知,焊工是一项非常累、非常辛苦、非常脏的工作,因为自己的热爱,所以他决定从事焊工工作,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他暗下决心,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焊工。为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高中文化的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周末休息同事三三两两外出游玩、睡懒觉或打麻将的时候,他却钻到车间里,跟在车间的焊工师傅身后打下手,当起了“小跟班”,看老师傅拿着电焊怎么起弧、运条、收弧,默默地将技术要领牢记于心。干着最脏最累的工作,心中默默算着又比同辈的师兄师弟多学习了几天,想到这里,干活的动力增加了……对焊工技能的求知欲,让他不断前进着,被焊弧灼伤眼,被焊星烧伤皮肤,这在徐玲涛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他一项一项地练,一招一式地学,“仅靠上班时间练习电焊可不够,下班还得学习充电才行!”徐玲涛暗下决心。于是,下班回家后,他经常挑灯熬夜学习理论知识,床头关于电气焊技术的各类资料有一尺多高,一边学习,徐玲涛一边做笔记,将要点和难点记下来,为了方便白天实战练习。如此的“白加黑”学习法让徐玲涛感到无比充实。
就这样,在日常工作中,徐玲涛不怕脏不怕累,在最脏、最辛苦的地方总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有时候他趴在地上工作几个小时,只为更好地焊好零部件。尤其是在练就“一面焊接两面成型”技术时,徐玲涛反复揣摩、训练,查阅资料、对比参数。无数次因弧光的照射,导致眼睛流泪、脸上起皮。最后熟练地掌握了这项技术。在焊接管道时,无论是焊接点的稳固度、焊道的宽窄度、焊面的突起、焊点的平滑度,还是鱼鳞纹路的美观度,都超过了老师傅,他惊人的进步让师傅和同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老师傅们都说,这个小伙子,是块干电焊的好料。
■徐玲涛练就“一面焊接两面成型”技术
2
极致工作成为车间“老中医”
焊工是生产车间最平凡的岗位,坚持把工作做到极致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进车间前一秒,徐玲涛还与同事互相调侃着,后一秒,整理好心情,收起脸上的笑容,整理好工装,开始迎接每天的工作。他手握焊枪,努力寻找着最合适的位置,开始一天的焊接工作。偶尔,抬起手臂擦擦额头上的汗珠,一条条完美的焊缝,时刻彰显着他极致的工作能力。
凭借着自己对电焊的执着热爱,2015年,徐玲涛还挤时间自学考取了河北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两年多的学习,为他的业务技能打下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徐工可是我们车间里的‘老中医’!”在车间里,工友们这样打趣道。在近30年的维修实践过程中,徐玲涛自己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望、闻、问、切”技能,一旦公司有机器发生故障,基本能保证“人到病除”。徐玲涛说,所谓“望”就是看表面设备的外表,温度计、油位计,是不是超温、液位低;“闻”就是听听机器有没有异常杂音、异常响动;“问”就是询问工人是否按规程操作;“切”就是用手给机器“号号脉”,摸摸机器运转时有没有异常震动。这样一套“老中医”式的维修技能让他成为企业机修班的“宝贝”。
工作中,看着木讷的徐玲涛却非常“内秀”,干活喜欢动脑筋,一次,厂区有一根直径80厘米的酸雾捕集器管道因浓酸的腐蚀导致法兰(管与管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损坏。维修师傅按照当时的技术标准进行严格地焊接之后,继续使用。可没想到,几个月后法兰又坏了,反复几次焊接,这个法兰总是“罢工”。这时候,有人图省事儿,提议更换一个新法兰,可徐玲涛觉得必须找到开焊的原因,不然以后这类事情还会发生,更换部件的成本太高。于是他亲自带领班组人员在现场仔细查看情况,又查阅了相关资料。他认为开焊的原因很可能是焊接点处理的不够干净,焊接过程中起泡影响了焊接效果,所以在焊接时,徐玲涛亲自上阵,先把施工现场周围十平方米的地方都清扫干净,确保没有漏气、漏液点。再把法兰打磨得完全露出金属光泽才开始焊接。由于管道架设的比较高,需要在脚手架上作业,徐玲涛站在高处,端起焊枪匀速移动,不断变换姿势,调整呼吸频率。随着均匀、清脆、有节奏的焊接声,焊花不断闪烁,焊条一点点缩短,优美的弧形焊道出现。像是在做一台手术,又像是在用焊条绣花。整整4个小时,徐玲涛一直站在脚手架上,工装湿透了,腿脚站麻了,一道完美的鱼鳞花纹也“画”成了。后经严格的探伤检测,一次通过!后来的十多年里,那个法兰依然结结实实,没再给维修师傅们“找麻烦”。
■徐玲涛在工作之余读书学习
徐玲涛说:“焊工活就像燕子衔泥垒窝,不仅结构要牢固、稳定,还要美观。”为了练就这一手好技术,徐玲涛总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越是有技术难度的焊接,就越要焊出“彩儿”来。2017年的一天,三车间生产硫酸氨的主要设备离心机发生故障,徐玲涛带领维修工前去排除故障。首先观察机器外观没有漏油,油温、液位、声音没有异常,开机后空转运行正常,一进料就不能转动、不推料。徐玲涛很快判断是内部活塞漏油,马上拆机,果然是内部活塞密封环损坏。徐玲涛带领工人连夜奋战20多个小时,顺利完成维修任务。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风霜雪雨、白天黑夜随叫随到,为抢修设备故障加班加点、彻夜不眠,这些都是徐玲涛的工作常态。正是由于他的科学组织生产和敬业精神,三车间实现连续1000天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产量创造最高纪录。
■徐玲涛检查焊接质量
3
搭建“筑梦平台”为职工“圆梦”
自参加工作以来,徐玲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自己学习成长的路上,他不忘感恩公司,将自己所学教给徒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焊工新能手,如今,徒弟们都能在车间独当一面。“电焊操作,最基本的要领是精力要高度集中,手、眼、腰、脚都要相当稳定,互相协调一致,有时候一个不小心的呼吸起伏,都将影响焊接效果……”在公司组织的培训课上,徐玲涛将多年一线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为了让大家学习得更透彻,他尽量找来厂里废弃的铁板、钢管作为练习焊接材料,给工友们示范,手把手教他们日常焊接中的小窍门,耐心地回答大家的提问。正是在他的“传帮带”作用下,张国富、李红雷等年轻一代焊工成长起来,并在企业组织的焊工技能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016年,徐玲涛创新工作室创建完成。在这个普通职工都可以参与的“筑梦平台”,徐玲涛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日日钻研,夜夜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上网查询,找同行咨询,然后提出合理建议,积极付诸行动,最终完成一件又一件成品设计,为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工作室围绕氰尿酸和消毒剂生产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使“四新”应用和科技攻关等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为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工作室率先采用三氯合成新工艺等创新工艺,较好地实现了降本增效,其中氰尿酸三废处理技术、消毒剂母液处理技术、新型锅炉等技术均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工作室成员在职工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激发一线作业人员的创新热情,将他们的“金点子”提炼升华并加以研发,形成了公司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到目前为止,“徐玲涛创新工作室”已完成技术创新23项,累计为企业创造效益350万元。
■徐玲涛设计制作的模具,可以变换各种角度来模拟焊接现场情况
徐玲涛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凝聚职工创新活力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化学公司以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作用和品牌效应,在激励劳模再立新功、实现进步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身到创新大潮当中。徐玲涛劳模工作室在工作实践中把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一线中的骨干力量集中起来,成立技术创新攻关小组,定期学习“充电”,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研讨活动,集思广益,研究和破解施工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使职工的学习行为由被动学习、被动培训,转变为根据创新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张国富原本是厂里一名普通职工,2005年进厂,来厂之前有一点焊工基础,后来有幸成为徐玲涛的徒弟,于是,工作中,徐玲涛将自己多年的焊接经验一点一滴地传授给张国富,就这样,师傅教得认真,徒弟学得踏实,张国富焊接技术水平与日俱增,在参加集团的比武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9还被集团评为集团金牌工人,成长为车间维修工作中的技术骨干。
此外, 徐玲涛创新工作室设立了“学习园地”,开展“职工书屋读书”活动,通过自我学习和“职工书屋读书”传授相结合,为青年员工搭建快速成长平台;建立培训机制,经常开展点、线、面培训,以“接力传承”的方式,安排工作室成员轮流走上讲台,现场讲授自己最“拿手”的新技术、新经验,促进创新经验共享交流;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并长期贯彻实施,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一对一”帮扶,“手把手”教导,帮助新成员尽快融入团队、快速成长。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是李大钊的一句格言,也恰是徐玲涛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展现新时期“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
■文/本报记者杨艳
图/本报记者毕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