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东阳:电力检修的“活字典”-m6米乐网页版
——记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变电检修专责单东阳
发布时间: 2017-08-05 15:09:02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单东阳
现场测量隔离开关触头尺寸
人物名片
单东阳,男,196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变电检修专责,全国劳模,曾12次获得“河北省电力公司先进生产者”、“河北省电力公司建功立业标兵”、“石家庄供电公司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单东阳创新工作室”成立10年来,累计取得创新成果100余项,国家专利11项,201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单东阳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帅”,清瘦高挑、五官端正,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容。就是这样一个看着很斯文的“学者型”人才,却是一名要爬上爬下、跟电力设备打交道的变电检修工。而这名变电检修工可不一般。他是同事眼中检修工作的“活字典”、创新实践的“领头羊”、标杆班组的“老班长”。踏入电力行业28年来,单东阳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了专业技术带头人。从事故抢修到大型年检,从设备大修到技术改造,一项项艰巨而重要的检修任务,他做到了零事故、零差错。
1、胆大心细 扎根一线的“老黄牛”
变电检修工,是供电行业最辛苦、最高危的工种之一。如果把输电线比作电网“动脉”,那变电站就是电网的“心脏”,变电检修工就是时刻呵护电网“心脏”的专业医生。
1989年,单东阳从石家庄电力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石家庄电力公司从事电力检修工作,这一干就是28个年头。
由于科班出身,单东阳并没有专门的师傅带他,只能靠自己摸索,向班长讨教。“虽然学的是电力,但理论跟实践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很羡慕那些有师傅手把手教的人。”单东阳说,为了不落后,他便利用业余时间苦练基本功,半年时间就牢牢掌握了10kv各种检修技能。
“小单总是拿着本子记录检修要点,私底下再花时间琢磨。”一位已经退休的变电检修师傅王云山谈到单东阳如是说。他告诉记者,刚上班没多久,有一次他带着单东阳修理少油开关,检修中,单东阳准确无误地把每一件工具递到他手里,让他不禁对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这件事儿以后,我专门找到他的班长说,我要把小单带成一个‘拿尺子’的人。”
“拿尺子”指的是硬母线的配装工作。单东阳解释说,过去安装工作较多,硬母线的配装需要拿尺子细心测量,打孔、折弯、组装一次成型、一步到位,出现一点儿误差,就会导致无法组装,几米长的材料就作废了,造成经济损失。而这项工作,当时只有这位工作20多年的老师傅能熟练完成。
为了练好这项技能,单东阳下班后就会利用废料反复练习,无数次失败中他掌握了技巧。工作3年后,单东阳便可以独立完成硬母线的组装,他也成为当时能干此项工作的最年轻的检修工。
“变电检修工不但要心细,还要有胆量,能吃苦。”单东阳说,需要胆量是因为他们常年作业于高压设备区域,还要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奔赴检修一线;变电检修工还得能吃苦,“东风化雨传千里,阳暖燕赵承万家”,这是单东阳创新工作室的标语,道出了电力检修工人的日常写照:风雨无阻,只为万家灯火。
一个绿色的工具袋,里面有一个水杯子,一个铁皮饭盒,这是单东阳的随身物品,每天奔波在多个检修现场的他,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或者在单位坐下来慢慢地吃上一顿家常饭。在担任班长的15年里,他累计工作时间超过3700天,平均每年在变电站检修现场240天,无论是事故抢修还是大型年检,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哪里最需要技术他就会在哪里出现。
“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工作,分给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提起家庭,单东阳的脸上多了一份愧疚。
2、技术过硬 检修工作的“活字典”
如今,单东阳作为变电检修专责,主攻开关柜的检修。他管辖的180多个变电站共有3000余面开关柜,这些开关柜是什么型号、哪个厂家,出过什么问题、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单东阳了如指掌。
今年3月的一天,石家庄市方北变电站472开关柜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响。停电检修后,检修人员没有发现异响原因,他们向单东阳求救。
“检查一下刀闸隔离护板固定螺栓有没有松动。”单东阳根据多年检修经验提出建议。果然,螺栓真的出现了松动。拧紧螺栓后再送电,异响消失了。
类似的场景,在单东阳的职业生涯中经常出现。“只要他在现场,再难查的故障都能迎刃而解。”为此,同事们都说他是变电检修工作的“活字典”。
“工作时间长了,每天都和这些设备打交道,它们有个‘小病小灾’就能诊断个八九不离十。”听到夸奖,单东阳总是这样说。
2016年7月,石家庄地区连日降雨,导致位于元氏县的220kv万花站35kv开关柜发生严重故障,单东阳接到通知后,带领班组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可是这个变电站共有20多面开关柜,如果逐一实验排查需要很长时间。而单东阳凭借多年经验,绕着开关柜走了一圈,通过查看开关柜外观有无异常,便初步锁定了发生故障的开关柜,经过实验,确定就是它。“由于积水过多,导致开关柜凝露,造成短路放电,而放电后的开关柜就会出现烧黑的迹象。”单东阳轻松地说。从寻找故障点到确定故障点,单东阳用了不到10分钟。
故障点找到了,问题又来了。维修开关柜需要更换零件,而此零件需要厂家现做,需要等待半个月时间。“采用故障点隔离方法。”单东阳很快调整解决思路,制定新的抢修方案,当天晚上便恢复了供电。
2013年, 单东阳带领班组成员连续奋战3个多月,完成石家庄市区首个11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2014年北道岔站进行10kv开关柜改造,单东阳带领班组成员连续奋战2个多月,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改造任务;2015年,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北郊站、东郊站84面10kv开关柜改造工作……凭着对工作的热忱,他始终学习不懈怠,用最专业的技术和最严谨的态度将所有困难一一化解,成长为检修专业的技术带头人。
3、善于思考 创新实践的“领头羊”
“水尝无华,相荡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生灵光。”单东阳喜欢琢磨工作细节,善于研究新点子,而且动手能力极强。凭借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他总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并将创新点固化成创新成果。
在单东阳众多的发明创新中,组合电器检修的防护措施不得不提。据介绍,组合电器(gis)作为新型全封闭设备具有敞开式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同时伴随着诸如结构复杂,工作中存在停、带电间隔不能有效隔离、二次措施复杂、专业交叉点多、高处作业防护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
单东阳反复琢磨不断实践,终于对危及设备安全运行的7个方面制定了19项针对性防护措施。通过全方位的防护,有效消除了各种事故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修质量。该成果中,组合电器检修作业安全腰带专用悬挂器和绝缘梯台以及组合电器检修作业立体安全围栏这些安全设备都属于国内首创,3项措施已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长期以来组合电器(gis)设备安全措施缺乏系统性的空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电需求增加,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变电检修的工作强度也不断加大。2008年,单东阳和几个肯动脑、勤动手的同事聚在一起研究改进常用工作器具、优化工作流程,“单东阳创新工作室”便应运而生,并提出“3 3”工作法,即创新项目模块化、创新责任具体化、创新评比星级化,实施问题导向法、实行头脑风暴法、开展团队作战法。
实际工作中,更换电流互感器膨胀器时,需要两个人从高空把50多公斤重的膨胀器用绳索运送到地面,既危险又容易磕碰到其他设备。单东阳和同事们研发出“电流互感器膨胀器运输平台”,既解放了人力,又提高了安全性。
如今,“单东阳创新工作室”硕果累累,已取得创新成果1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作为河北省第一批以职工名字命名工作室的带头人,单东阳坚持不断学习,发挥带头作用,用一项项来自实践的创新成果,促进了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乃至整个河北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4、桃李满园 标杆班组的“老班长”
已经50岁的单东阳有一个心愿,就是将自己的本领都传授给年轻人。单东阳总是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才能在工作上春色满园。
检修一班技术员刘伟从一名“零”基础退伍军人,成长为今年的省“能工巧匠”,他感慨地说:“我要感谢我的师傅单东阳。”2008年退伍后,刘伟分配到供电公司,并接受了为期一年半的培训。“培训时并不知道具体会分到哪个部门,干什么工作,所以培训时,哪一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一点儿。”刘伟回忆说,当培训结束,分配到检修室后,一样“蒙圈”,幸亏单师傅开展了“班后两小时”活动。
单东阳要求他们每天下班后学习两小时,对检修工艺、电力基础、高压断路器检修等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并根据大家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内容。而且学习形式多样,可以看书,可以提问。当时刘伟刚20出头,白天工作一天已经很累了,下班后还要学习,这让刘伟产生了“抵触情绪”,找单师傅谈判,要求还他们自由。“不行。”平时斯文的单师傅严词拒绝了,刘伟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来。
刘伟进步迅速,第二年便参加检修室举办的技能比武,荣获第一名。尝到“甜头”的刘伟继续参加市、省乃至全国的技能比赛,均表现不俗,并于今年荣获省“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班后学习两小时,一坚持就是2年。当时,新职工出徒,能独立完成检修项目,查找设备缺陷并及时处理,需要3年时间,而单东阳的徒弟基本两年就能出徒。
单东阳还注重培养徒弟的动手能力,避免“一看就会,一干就错”。经过多年的言传身教,他曾当过10余年班长的检修一班员工中2人获评“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能工巧匠”等省部级荣誉称号,4人被评为河北省电力公司优秀人才、3人被评为石家庄市供电公司优秀人才;变电检修室检修一班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河北省“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面对别人的夸赞和数不清的荣誉,单东阳总是特别谦虚,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重复强调“这是我的责任”。为了责任二字,单东阳把工作当修为,坚守检修一线28年,始终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充分展示了一线工人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优秀品格。
■文/本报记者高超
图/本报记者杨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