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师张雪松: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m6米乐网页版
——记首届“河北大工匠”、全国劳模、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
发布时间: 2017-05-06 14:54:32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张雪松精心测量安装尺寸
人物名片
张雪松,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铝合金厂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先后四次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奖章”,两次被评为“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三次夺得“河北省技术状元”,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
人物速写
一身浅灰色工装,鼻梁上架着眼镜,清秀的脸庞透着几分书卷气。内向、安静,这是张雪松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一说起自己的工作,无论钳工、数控、还是现如今的机器人,他都马上像变了一个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只是技校毕业的他,不仅成功破解了外国专家的“技术秘笈”,为我国成功试制出首辆铝合金车体探索了宝贵经验;他数百次修复进口大型数控设备,还与工友们先后完成了百余项技术攻关,生产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列车,创造了国产动车组的世界速度。
虽然他的身上有着无数耀眼的光环:国家级技能大师、“洋设备的保健医生”、“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可面对这些荣誉,张雪松总是很淡然:“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我能做到的,大家都能做到。”
4月28日上午,省会石家庄。
河北会堂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河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这里召开。
当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铝合金厂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雪松从省委书记赵克志手中接过“河北大工匠”奖牌时,尤为激动。
比起他曾荣获的其他各种奖状、奖章,“河北大工匠”的奖牌给了张雪松别样的沉重感:“这是省里对技术工人的最高褒奖,我一定珍惜荣誉,用河北大工匠的精神内涵鞭策激励自己,奋勇争先,昂扬向前。”
1、惟有不断学习 方能受人尊敬
翻开张雪松的个人履历,一串串荣誉应接不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金蓝领”称号……
“为什么你能干出这么辉煌的业绩?”面对疑问,张雪松的回答只有一句话:“学习!”他接着说:“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不学习,怎么跟得上?”
1989年,张雪松考入唐山机车车辆厂高级技工学校,学习钳工专业。“在那个时代,考技校比考重点高中还难,而且钳工是精细度最高的工种。”他依然为当初的选择感到骄傲。1992年,他如愿以偿进入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发源地、百年老厂唐山机车车辆厂(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前身,以下简称“唐车”),成为众人羡慕的铁路技术工人。
工作初期,他跟着师傅维修机床,把机床完全解体,找出问题、认真处理,再根据图纸把机床一点点组装好。
基本功扎实的张雪松上手很快。先后从事过机械钳工、工具钳工、车辆钳工等工作。起初,他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已经够用了,就去找师傅要求换个比较复杂的岗位。
“上千个零件拆了放在地上,我能不看图纸,只看一眼,就知道它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上。你现在行吗?”师傅说。
没想到看似简单粗放的工作还有如此高的技术境界,张雪松轻轻地摇了摇头。
“只有把简单的工作做好,才能学到更高的技术。”那一晚,张雪松失眠了,他把师傅这番语重心长的话,默默地刻在了心底。自此以后,他一方面做好本岗位的工作,同时又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借资料和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他都要以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向老师傅请教,一些难题身边的师傅也解释不清,他就从书本上去找答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潜心钻研,分析机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有时甚至忘记了吃午饭或错过了下班回家的班车,只能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有技术有手艺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张雪松对记者说。
■张雪松和他的金蓝领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合影
2、震撼世界背后是无数艰辛探索
2008年4月11日,这是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50 公里 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唐车公司下线,并服务于京津高铁。
时速300多公里是波音飞机起飞的速度,堪称“陆地飞机” 的高铁从此打上了 “中国制造”的标签。中国,终于跻身于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铁移动装备的国家行列。
如今,当人们在感受高铁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的时候,却很可能不知道,在技术壁垒的情况下,为造出中国首辆铝合金动车组车体,第一代高铁工人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努力。
2005年,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国家战略目标,唐车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引进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也是国内首个获得该技术的厂家。铝合金车体制造是动车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国外垄断的核心技术。张雪松受命带领16名精兵强将,负责研究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
然而,当一台台标满外文的陌生机器安装好后,大家都傻了眼:设备从没见过,材料也不再是熟悉的铁皮而变成了铝合金,原来的焊枪变得不那么听话,工件也不听摆弄。而外国专家只留下一堆图纸和外文说明书。
怎么办?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张雪松带领着团队迎难而上进行技术攻关。
铝合金材料很娇气,对温度、湿度等条件有严格要求,否则,当多块材料焊接到一起后,整块铝合金型材就会发生你意想不到的变形。
“为什么不用反变形对付变形?”张雪松抓住了 “牛鼻子”, 先从一个个小截面进行试验。2米成功以后就延长到5米,5米成功以后就延长到10米……在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后,25.5米长的铝合金车体最终成功组焊拼接。
“反变形量”“焊后调修”“调修加热温度控制”……张雪松和团队摸索出不同材料的各种参数,奠定了铝合金车体 “中国创造”的基础。
一个月后,张雪松和团队按时交出了一个与图纸一模一样的动车车体。“这不仅为以后的生产摸索出大量参数,更让外方知道,中国也有一批具备生产高速列车能力的优秀的产业工人。”也正是凭借着这种高铁工匠的精神,张雪松他们解决了被外国专家视为“秘笈”的技术难题,攻克了连德国西门子公司都不能生产的流线型动车组司机室制造难关,令外国专家赞叹不已。
至今张雪松都忘不了,在那个时期,在国外封锁技术、没有相关资料、设备工装和制造经验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工友们从一个个小零部件开始摸索。为了试验和制造一个零件,他们经常试验上百次,每一个工人主动加班加点。
2008年4月11日,第一台国产“和谐号”动车组成功下线。中国用三年时间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张雪松被工友们称为“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
“制造动车组是数万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只不过我站在荣誉前,他们站在荣誉后,我觉得他们应该获得更多掌声。”张雪松实在地说。
■张雪松给工友培训风动工具的使用
3、下最笨的功夫驯服最精尖的设备
2005年11月,唐车引进几十台大型进口尖端数控设备,公司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了,可是维修人员凤毛麟角。
关键时候,张雪松主动请缨,转行做了一名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专门负责 “洋机器”的维修保养。
“我是钳工出身,数控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张雪松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试验。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了河北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不断学习数控、机械、英语等相关知识,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
在转行数控之初,有件事始终让张雪松难以忘怀:首批进口数控设备安装时,德方专家瞧不起中国工人,对张雪松极不信任,精细的工作不让他做,张雪松就每天跟在德方专家身后,观察学习他们的操作。一次,在拼接机床主床身时,张雪松发现地基打孔位置与机床安装位置不符,马上通过翻译指出德方工作的失误。这件小事令德方专家对张雪松刮目相看,主动邀请他参与机床的安装和调试。
“外国专家不是神仙,他们能做到的,中国工人也行。”张雪松算了一笔账:请外国专家维修一小时要80欧元,从上飞机那刻开始计费,飞上十几个小时到中国,啥都没干就得先付1万多元。而且,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关键工序都由大型数控设备完成,一旦某个环节发生问题,就可能造成整条生产线停产。张雪松说,维修是拖不得的急活儿。
那时,外国维修专家们走到哪里,哪里就能看到张雪松的身影,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学艺。不过,洋专家们似乎并不乐意收这个中国徒弟,对维修的关键环节总是遮遮掩掩,张雪松只好“偷师”。
每当请来洋修理专家,张雪松都会仔细观察对方在维修时调出的外文界面,用心记住修理步骤,等专家走后再调出相同界面,一边对着字典翻译关键词,一边模拟修理过程。张雪松坦言,这是个笨办法,但许多故障的修理是触类旁通的。
由于设计缺陷,负责切割铝合金板材的美国机器存在卡紧力不足的问题,为了避免卡具和刀头发生碰撞,工人们在加工时总要预留出一段板料,浪费很严重。唐车多次与厂家协商解决,可对方开出天价,却一直没有给出技术改造的方案和实施时间。
张雪松急了,他和工友们根据以往观察的经验,反复研究设备,设计了3套方案,试验了15次,但效果都不理想。“看来,这次攻关只能以失败告终了。”有人说泄气话。但张雪松并不放弃。他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把工友们从国外带回的160张草图全翻了出来,一张张对着看,还查阅了大量理论书籍和设备资料,反复计算参数。
最终,他推翻了传统的设计思路,采用在卡具背面安装定位销和弹簧的办法,做出了新的卡具夹紧装置。改造后,工作时间缩短了一半,加工质量几乎零缺陷,大大节省了板料成本,仅生产第一批动车组就节省板材近百张。
张雪松负责维修保养的数控设备价值3亿多元,是厂里的命根子。机器不是人,随时都会撂挑子。“日常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小毛病,不能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张雪松摸索总结了“三分修七分养” “周期定点养护”等设备维护模式。
为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张雪松根据不同设备的说明书、保养手册,为每台机器建了一份“病历档案”;为延长设备配件使用寿命,他和团队完成了20多项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的缺陷,摆脱了对外国专家的依赖,保证了动车组的顺利生产,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4、赠人鲜花手有余香
2010年8月,张雪松从生产一线调入技术室,成立了 “金蓝领工作室”。2014年, 这个工作室还挂上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牌子。这个工作室主要开展技术汇报会、创新交流、导师带徒、现场演示等一系列活动,并组织了多项技术攻关。
在张雪松看来,“个人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更多的人学习到了高超的技术,我们的整体实力,我们的制造能力,我们整体的技术实力才能获得提高,才能干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而且绝活这个东西,不是你教给别人你就没有了,有一句话说得好,叫‘赠人鲜花手有余香’。如果我们千千万万的人都把自己的绝活奉献出来教给别人,相当于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很多别人的绝活,这不是我们少得到了,而是我们多得到了。”
这些年来,张雪松把自己是怎么干的,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积累了10多万字的“工作日志”。这些记录“个人财富”的本子,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借出去,或是把内容贴在网上。
他曾任班长的铆钳班中的6名工人现已全部成长为各关键工序上独当一面的骨干,铆钳班也因此被称为“河北第一班”。他的徒弟们说:“师傅在学习方面总是对我们严格要求。他不仅不怕自己的‘绝活儿’被学走,反而总是督促我们多看多听多学。”
如今,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成为一张国家名片,在国际市场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发达国家也主动找到中国订购。“中国有实力向世界证明,我们有一批具备生产高铁能力的优秀产业工人。我也为自己是这样的产业工人大军中的一员而自豪。我更愿意为中国高铁事业的腾飞贡献毕生力量。”张雪松掷地有声地说。
■文/本报记者赵伟龙 实习生安晓双
图/通讯员王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