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凌云志 龙翔报国心-m6米乐网页版
——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46年风雨兼程奋进之路(下)
发布时间: 2016-03-21 10:33:04 来源: 河北工人报 字号:
寻访记者 王立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乾坤挪移,凤凰涅槃栖石门,挥汗铸重生;众志成城,鹰击长空万里阔,奋勇挽狂澜;金鳞一跃,飞龙在天舞风云,伟略引蝶变。一基地,四中心,宏图展!石飞,健步向春天。
■海鸥飞机首次水上试飞
2015年9月18日,石家庄栾城机场。
云天之上,两架飞机忽而同步筋斗,忽而当空翻滚,并拉出美丽彩烟,轻灵飘逸、肆意而为,仿佛不受地球引力作用,让人们大饱眼福;忽然一架飞机拉着白烟从高空笔直落下,眼看就要跌落地面,才猛然转向,腾空而起,引发惊呼一片;更有美丽女郎在飞机高速飞行中,当空站上机翼行走,惹来尖叫连连!
原来,这里正举行“2015石家庄爱飞客飞行大会暨通用航空展”的特技飞行表演。
看到石飞今天如此的实力和盛景,谁会想到,他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那么,石飞是如何渡尽劫波、逆势雄起的呢?
■新厂区的飞机装配车间
第四回 千方百计寻出路 艰难穿越“生死线”
“我是1987年8月调到石飞的,当时要上一种农业飞机。我和老伴儿都是学飞机设计专业的,当时连商调函都没开,直接下的调令。但遗憾的是,我报到以后,那款飞机不让我们做了。我就去干民品,搞摩托车去了。”石飞原副总经理王振国告诉记者。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飞机任务很少,工厂为了生存发展,开始“找米下锅”,大上民品。
“刚开始干民品那会儿,也没什么经验和规划,各分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干过100多种产品,基本都是昙花一现。而摩托车是比较成功的一项产品,是工厂的支柱民品。”王振国介绍。
摩托车品牌叫做“明星”,是由红星厂和沈阳黎明机械厂在1981年合作生产,红星厂生产整车,黎明厂生产发动机,取各自企业的一个字组成品牌。
“当年,我们的明星摩托在‘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是很有名气的。我们的车,漆都掉了露出的金属也不会生锈,钢材表面处理做得很好。军工企业干民品很实在,做出的产品质量非常好。”王振国说,第一款车是明星50,由于当时黎明厂的发动机没有试制出来,开始的一两万辆用的是进口雅马哈发动机,后来用上了黎明厂的发动机,当时售价八九百元,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等候提车的人都排起了长队,相当火爆。”
明星50摩托车曾荣获河北省1984年度“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航空工业部优秀新产品称号。明星系列摩托车受到市场热烈追捧,但是产量一直上不去,原因是发动机受限。因为不能自己生产发动机,只能是买到哪家算哪家,这样就不能稳定一个车型大批量生产,只能是多款式、少产量。这也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王振国到石飞摩托车设计所以后,主导设计了一款发动机悬挂架,通过一个交换架就可以装不同厂家的发动机,实现了“一架多用”。
“当时,工厂的基础条件很薄弱,没有试车台。测试大速度要到机场跑道上转圈,测试爬坡能力要到黄壁庄水库,那里有一个大坡。”王振国说。
从1983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93年达到顶峰,当年销售2.7万余辆。
此后,由于发动机受限、民企崛起、不谙市场竞争之道、征收摩托车生产消费税等缘故,明星摩托车于2004年黯然谢幕。
“我们的铝合金型材起步也比较早,先是做展柜,后来做门窗,并发展到玻璃幕墙,省博物馆、人民商场的展柜,国际大厦、北方大厦的门窗都是我们安的,相当红火。当时,河北省铝合金型材的地方标准也是我们厂起草的。但是当个体户都能做门窗以后,我们就衰落了。这项民品一直持续到2012年,是做得时间最长的产品。”王振国说。
另外几款主要民品,如纺织并条机、洗衣机、电风扇等,也都是兴盛一时,然而由于市场竞争乏力最终退出。
据统计,在1986年至1994年的9年时间里,石飞有6年飞机订单为零,民品产值占全厂产值90%以上,那段时间民品开发和支柱民品支撑着企业的生存。
如今,这些民品在石飞已经难觅踪影,这已经成为石飞人一页厚重的历史,一段难忘的记忆。
■老厂区海鸥300试制机作业区情景
第五回 三方联手造重器 小鹰腾飞开新宇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重视,通用航空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没有新机型就没有发展后劲,我们除了运5飞机,一直没有新型号。当时,工厂也看到了通用飞机背后的市场,发展前景很好,在2000年开始了预研,主要是研究通用飞机市场的定位和技术准备。”石飞项目管理部部长邢智告诉记者。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一个偶然的邂逅,成为石飞扭转乾坤的契机,成就了一段佳话。
2000年8月,民航总局在大连召开一个研讨会,石飞适航代表、质检处副处长尹丕志参会,与603所(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的适航代表住一个房间。在交谈中,尹丕志得知603所设计了一款4-5座轻型飞机,正在找生产厂家。尹丕志如获至宝,马上向公司领导进行了汇报。
“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当时的一把手成秉佑带着4人考察团,包括王振国和我,到位于西安闫良的603所会商。”邢智说。
由于双方对于通用飞机的发展有共识,所以谈得很好,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双方一拍即合。2000年11月,确定双方共同研发轻型通用飞机。因为在国家立不了项,石飞和603所共同出资搞这个项目,并在2001年3月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谈的过程中,民航飞行学院得知我们合作的事以后,要求加入。他们是培养飞行员的,是通用飞机的最大用户,他们要参与,我们当然是求之不得。这样就签署了一个三方合作协议,603所搞设计,我厂搞工艺和制造,飞行学院做用户支持,并签下20架购机合同。这款飞机被命名为小鹰500。”邢智介绍。
当时,石飞相当困难,研制新飞机没有钱。职工们都对航空有感情,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在自己收入微薄的情况下,集资1800万元,用于研制这款飞机。“普通职工拿个三千五千,中层干部一两万、三五万的都有,真是众志成城啊!”邢智说。
2002年2月,603所的设计图纸送到,开始试制。
小鹰500飞机采用了一些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难度都很大,最后确定了20个攻关项目。当时,张枢玮(现中航通飞华北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是小鹰500的型号总工程师兼总工艺师,带领技术人员和职工克服种种困难,用7个月时间完成了全部零件制作。
2003年4月,小鹰500进入总装。这又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型号研制指挥部的领导、设计人员、技术人员都和职工们一道吃住在现场,24小时不停。在车间临时支了30多张床,谁困了就去睡会儿,醒了接着干!条件很艰苦,但大家干劲很足,热情很高,当时我们有个说法:再现了火红年代的干劲和精神!”中航通飞华北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崔章栋告诉记者。
在紧张会战期间,每天晚上12点开例会研究技术问题,每个车间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出现与本车间相关的问题,一个电话就须到6公里之外的总装区去解决。
崔章栋说,小鹰500总装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一位女职工,孩子还小,在现场连续加班不能回家。孩子太想妈妈了,就由爸爸抱着到现场,跟妈妈见了一面。孩子见到妈妈就哭,女职工抱着孩子也哭了,在场的人都感动得落泪了。还有人因为连续加班,累得晕倒了,就在车间挂水,坚守岗位;有的职工定了结婚日子,为了赶工期就把婚期推迟……就这样一直持续了46天,首架飞机总装完毕。
2003年10月26日,石家庄大郭村机场。熟悉的地点,熟悉的情景,小鹰500飞机首飞仪式在此举行。这次,石飞已经有了自己的试飞员——孔翔。当小鹰500在跑道上腾空而起,飞向蓝天时,欢呼声彻天响起,喜悦的泪水冲刷了累日的艰辛和疲惫。
“飞机研制,有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就是试飞。我们有一位特别优秀的试飞员叫孔翔,在小鹰500的调整试飞和型号审定试飞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邢智说。
据介绍,小鹰500的试飞,创造了6个国内第一,即:失速速度、失速特性、空中停车、震颤、尾旋试飞、夜航试飞“6个i类风险科目”。其中,失速特性、空中停车、尾旋试飞,是我国民用飞机验证飞行中的3个惊险突破,每一项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
2005年10月29日,中国民航总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小鹰500“型号合格证”颁发仪式。2006年10月20日,小鹰500飞机取得“生产许可证”。
小鹰500飞机性能优越,技术先进,填补了我国通用航空领域4座轻型多用途飞机的空白,为通用航空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鹰500的研制,开辟了一种飞机研发新模式,由设计、制造、用户三方按照市场化机制分工合作,分担风险、共享利益,实现了多赢。另外,小鹰500的研制,也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工艺设计和制造能力大幅提高。此后,国家立项的海鸥300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落户石飞,国内多个型号飞机的大部件生产也放到了石飞。
以小鹰500为起点,石飞的状况开始好转。
更重要的是,小鹰500背后有一个全新的产业,它打通了一个庞大的通用航空市场。这对于石飞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机遇。
■2015年9月在新厂区举办的首届爱飞客飞行大会
第六回 鱼跃龙门冲天起 腾挪跌宕引蝶变
小鹰500飞机横空出世,给石飞带来了新活力。但是,该厂对于批量生产却是有心无力。因为此时石飞的生产面积已经饱和,设备老化,且厂区分为四块,非常不利于生产组织和周转。而没有自己的机场,更是石飞多年来的“痛点”。这一切都昭示,是时候改变了!
于是,石飞启动了小鹰500飞机产业化项目,打算对现有布局进行调整,把位于西三庄的总装区扩建,搬迁部分产能,形成航空产品生产线。但是,购地受阻,使得该项目搁浅。
2004年7月7日,时任石家庄市市长臧胜业,乘坐石飞的运5b飞机视察山区绿化和水资源情况后,到石飞进行考察。臧胜业提出了企业“退二进三”(从二环路内搬迁到三环路内)整体搬迁的思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指出了一个新途径。臧胜业此行,不仅使项目继续实施出现转机,还促进了石飞发展规划构想的跃升。
按此思路,石飞在小鹰500飞机产业化项目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立通用飞机产业基地的构想,决定要整体搬迁。
2006年,中航二集团与省政府签署了共同发展河北省通用航空产业的战略合作协议,石飞搬迁提上了日程。
“开始选址时,我们打算搬到正定,也想借用正定机场,但后来觉得还是应该建设自己的机场,就选在了栾城。这里地势开阔,县里积极性也很高。”崔章栋说。
此后,石飞获批1050亩土地,2009年3月26日奠基,开始了新厂区的建设。
机场建设和获批空域是本次搬迁的重点,但新厂区附近机场空域很密集,难度非常大。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2008年得到军方批准,2010年获得了民航的批准。
在机场建设中,还出现了一次“意外”:就在准备施工时,发现在已批准的空域范围内,距机场1561米处,新建了两条超高压输电线塔,高度为60米和50米,在高度上超出了净空区限高要求。这在项目立项选址时是没有的,对基地建设构成了新的障碍。石飞立刻与建设单位协调,并向省市领导反映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予以协调解决。
“搬迁对我们难度比较大,因为我们是不停产搬迁。”崔章栋告诉记者,2012年底新厂区建设基本完成,开始搬迁。
在搬迁中,最难的就是整机搬迁。因为机场还没有开航,必须要通过地面运输搬迁,而整机都超宽,搬迁必须在后半夜,路上车最少的时候。“我们办了超宽运输手续,并多次勘察路线,确保能通过。”崔章栋告诉记者。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奇特的车队出发了:前面几辆小轿车开路,后面有几辆车护卫,把路排满,中间是一辆大平板卡车,上面还放着一架飞机!每逢路口,开路车要去封住,不让其他车辆进来。等卡车过去以后,封路车变成后卫车,后卫车驶到前面充当开路车,如此反复。总共用6个晚上,把23架飞机运到了新厂区。
搬迁时,根据新机型进行了扩建。一些老旧设备予以废弃,添置新设备200余套。对喷涂、表面处理、热处理等生产线进行了重建,将原有车间进行了整合,由12个变成了6个。通过搬迁,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实现了升级。
2012年9月,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是河北省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深化战略合作的结果,标志着石飞融入地方发展经济圈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厂区条件好了,对外合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3年9月,中美合资石家庄中航赛斯纳飞机公司成立,生产赛斯纳208b飞机。
“搬迁以后,我们不光靠制造业发展,还有服务业、运输业。我们的定位是‘一基地、四中心’,即:建设中国通用航空全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中小型通用飞机制造中心,华北通用航空运营中心、服务中心,中航工业定点的重点航空结构部件制造中心。今年我们将开通石家庄到承德的通勤航线,到时候去承德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到其他地市的航线也在审批中。另外,国家也在逐步放开低空空域,当通用飞机能够进入家庭之时,将是通用航空企业大展身手之日!”邢智说。
通过搬迁,石飞拓展了产业范围,打通了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实现了华丽蝶变!
2015年9月18——20日,中航通飞华北公司成功举办首届爱飞客飞行大会暨通用航空展,展出国内外通航飞行器逾百架,参展机型创历史新高。世界顶级飞行表演和航空嘉年华让广大航空爱好者大呼过瘾,3天时间进厂观众达12万人次,一举成为国内顶级的通用航空盛会。今后飞行大会将每年举办一次,通用航空将走向千家万户。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一基地、四中心’战略,实施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二期建设,全面提升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水平,打造国内领先的通航企业。”中航通飞华北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枢玮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走过峥嵘岁月的石飞人,正豪情满怀地大步前行,意气风发地奔向属于他们的“大时刻”!
(感谢中航通飞华北公司宣传部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本报记者胡小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