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未成年人经营行为应体现保护-m6米乐网页版
——河北法院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2024-07-23 13:26:28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日前,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近年全省法院办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筛选出8件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予以发布。其中裁判案例四件,主要涉及密室逃脱游戏、网络游戏等消费场景。
密室逃脱受伤侵权案:
“免责行规”不能直接适用
基本案情
2022年10月1日,辇某某(时年15周岁)通过某平台支付了承德市某密室逃脱娱乐室游戏参与费89元,与其同学共八人到该娱乐室参与“古村中学”主题密室游戏。在玩游戏前,辇某某等八人在娱乐室工作人员指导下签订了内容为“游戏期间因个人受到惊吓而出现大幅度动作,误伤自己,由本人承担完全责任”的实景恐怖密室体验免责声明。
在游戏过程中奔跑摔伤,住院手术治疗12天,共造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50963.67元。
事故发生后,辇某某的父母多次联系娱乐室负责人,请求赔偿。该娱乐室认可在店内发生事故,但拒绝承担赔偿义务。辇某某将该娱乐室和其投保的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免责声明合法与否应当依照其内容和条款来认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免责声明中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可归咎于经营者责任而导致消费者受伤,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原告一行人在密室逃脱娱乐室工作人员指导下签订了“实景恐怖密室体验馆登记及免责声明”,这样的免责协议已经成为密室娱乐行业的通行规则。本案原告所参与的游戏主题中含有恐怖成分,条款中“游戏期间因个人受到惊吓而出现大幅度动作,误伤自己,由本人承担完全责任”的内容,属于免责条款无效情形,被告密室逃脱娱乐室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本案原告为未成年人,被告密室逃脱娱乐室没有证据证明原告签订上述免责条款时取得了监护人同意,也未能排除安全隐患。故而被告密室逃脱娱乐室没有尽到足够的安全警示义务,存在着重大过失,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法院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40304.94元;被告密室逃脱娱乐室赔偿原告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等各项损失10658.73元。
典型意义
近年来,密室逃脱类益智、挑战、刺激的游戏作为新兴行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对象也呈现年轻化的特点。在“密室逃脱”特定情景下,经营者需尽到的安全保障义务应高于一般限度范围,同时,对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的保护应采用较成年人权益保护更高的标准,以避免损害的发生。本案判决以民事责任方式设置司法保护红线,督促从业者自觉规范管理,准确把握经营者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和依据,为经营者划定了安全保障范围,引导了该新兴行业规范经营,避免出现类似安全问题,对未成年人参与此类活动可能带来的人身损害,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电竞酒店公益诉讼案: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和接待
基本案情
石家庄市某快捷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酒店)设有21间房间,全部为电竞房,内设电脑和床、洗手间,可同时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和住宿功能。
自2021年起,该酒店在未取得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许可的情况下,多次接待众多未成年人入住,并提供电竞游戏服务,且有入住的未成年人涉嫌刑事案件。
检察机关以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请求:1.依法判令石家庄市某快捷酒店有限公司禁止接待未成年人,并在酒店入口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2.依法判令石家庄市某快捷酒店有限公司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某酒店在全部客房均提供电子竞技娱乐服务的情况下,接待未成年人入住并提供电竞游戏服务,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和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优先保护的规定。入住酒店的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app查找或经朋友、同学介绍到该酒店入住,故该酒店提供服务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应认定为侵害社会不特定未成年人群体的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侵权主体,该酒店的行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权等合法权益,影响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应当承担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并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故判决:禁止某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并在酒店入口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某酒店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现判决已生效,并履行完毕。
典型意义
电竞酒店兼具上网和住宿两种功能,但多数按照普通酒店管理,上网费用包含在住宿费中,规避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限制。入住电竞酒店的未成年人以玩游戏为主要目的,不仅影响身心健康成长,甚至有可能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并提供电竞游戏服务的行为,不仅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权,而且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依法判处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电竞酒店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合理引导电竞酒店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堵塞电竞酒店管理漏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大额支付未经父母准许被撤销
基本案情
李某某(时年14周岁),使用自己的昵称“穷xxx修养”在某平台注册账号,注册时未经实名认证。某电子商务公司系该平台网店“x游戏”的经营者。2020年12月18日,李某某在该网店“x游戏”客服人员诱导下,从当日18:00开始,在20分钟内七次从“x游戏”购买了374个游戏账号,共计支付被告游戏账号款36652元。李某某绑定游戏的手机号是李某某的130xxxxx362。
李某某父母于12月19日发现李某某上述大额购买行为后,及时与该游戏网店客服人员联系,表示对李某某购买游戏账号及付款行为不予追认,并要求退款。某电子商务公司辩称,李某某是通过其自己的昵称“穷xxx修养”及微信号“obxxxxxd”支付购买游戏账号款项,使用其母亲姓名和身份证号进行的实名认证,绑定的是其母亲名下工商银行卡号,应自负民事责任。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之外的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14岁的原告在20分钟内购买游戏账号七次,共支付36652元,显然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其法定代理人明确表示不予追认,故判决李某某实施的上述行为无效,某电子商务公司返还36652元。
典型意义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该行为应认定为无效,应按照无效法律后果予以裁判。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借用、冒用成年人手机绑定银行卡密码进行大额消费行为的法律风险,电子商务服务经营者和未成年人监护人均应充分注意。避免未成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防止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服务经营者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注意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手机绑定银行卡密码进行大额消费行为的法律风险。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网点的监管,督促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电信网络诈骗案:
名为赠送实则骗人钱财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17日12时许,谢某某在互联网某语音软件内创建房间,虚构免费赠送游戏皮肤的信息,向不特定对象发送,骗取他人扫码转账。谢某某骗取了姚某某(时年11周岁)多次转账合计金额人民币5100元。谢某某被抓获归案后供认了诈骗他人的犯罪事实,并退赔姚某某人民币5100元。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人谢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谢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谢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判决后,被告人谢某某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典型意义
当下,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防诈骗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依法从严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非常必要。未成年人因涉世未深,对一些诈骗手段防范意识不够,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识别能力不足,易轻信诈骗分子的话术,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一方面,未成年人自身需要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全社会浓厚反诈氛围,预防未成年人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侵害,全面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守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空间”。
记者贺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