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激发就业新活力-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4-05-13 08:56:14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中激发就业新活力,早已成为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三地人社部门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通过组织“线上 线下”招聘会和人才交流活动的方式,搭建起三地人才交流平台,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不断扩大三地人才“朋友圈”。
■三地合作同网直播带岗位
吸引众多求职者
3月30日,第十二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暨2024年北京市大型春季现场招聘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活动采取“现场招聘 直播带岗 线上专场”模式,来自京津冀的200余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共提供就业岗位近7000个,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供需精准对接平台。
多年来,三地人社部门深化对接合作,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及人才优势,为区域间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提供便利。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是贯彻落实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积极打造人才发展区域共同体的具体行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
在廊坊三河,有一家京津冀三地共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园把三地100多家企业请进了直播间,让人力资源师当上了“网络主播”,大力推介自己的企业,吸引了数千名求职者参与。
“为确保三地企业正常用工,我们联合北京、天津、河北等三地用工企业,开展‘春风送岗'京津冀三地百企云招聘活动。接下来,我们将举办线上、线下多场专场招聘会,让三地的人才有序流动起来。”京津冀(河北三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总监宣宏磊说。
线上招聘全天候,线下招聘不断档。在廊坊市香河县新开街人力资源市场,由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和北三县人社部门联合主办的京津冀一体化专场招聘会人流涌动,来自三地的招聘企业有160多家,5500多个优质岗位供需求者挑选。
“我们公司在通州西集那边,马上要新上一条生产线,人员要不断地扩大。在招的岗位有生产的一线工人、市场销售管理人员还有生产管理人员。”北京汇恩兰德制药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刘飞说。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推动建立开放、有序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共同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服务,联手打造“京津冀直播带岗网络招聘”等服务品牌。仅2023年,就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6场、共享招聘岗位信息30余万个。
■叫响专场招聘品牌
企业招工更便利
高师傅今年五十出头,是一名焊工,家住北京通州区西集镇。近几年,随着北京市以及通州区产业结构调整,他赋闲在家。
“我还有一膀子力气,总想找点活儿干。”西集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就业服务专员进村走访时,得知了高师傅的求职意愿,便通知他参加相应的招聘活动。在一次“通武廊”招聘会上,高师傅看上了香河县鑫山钢结构有限公司的焊工岗位,“月工资7000元,而且香河离通州近,比去城里上班还方便呢”。经过面试,高师傅如愿入职。
受益于“通武廊”三地“就业一体化”加速发展,近年来,三地通过联手举办招聘洽谈会等举措,打造了多个招聘品牌,不但让越来越多高师傅这样的求职者实现了就业,也为三地企业带去了便利。大厂回族自治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申龙时常带着县里有规模的企业参加“通武廊”招聘会。李申龙介绍,一些企业的编程岗位月薪能到15000元,“薪资挺有吸引力,企业hr也普遍反映三地联手的招聘会求职人数多、素质也更高”。
十年来,“通武廊”“通宝唐”“房涞涿”这些耳熟能详的招聘专场逐渐进入京津冀百姓的生活,三地人社部门通过共同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信息、现场及网络招聘等方式,为区域内企业、劳动者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劳务品牌辐射三地
打造就业“金”名片
2024年2月22日,两辆大巴车缓缓驶进位于北京丰台的“河北福嫂”北京基地。迎接她们的人群中,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这是对“河北福嫂”劳务品牌的高度赞许和肯定。
“河北福嫂”是河北省打造的省级劳务品牌,主要提供家政服务以及该领域就业创业咨询指导等。在北京设立的“河北福嫂”基地,是全国首个在京的跨区域家政服务输出机构,目前已经与北京市80余家家政企业、养老机构签订了劳务协作协议。如今,“河北福嫂”已经成为一张服务社会、促进就业的“金名片”。
三地在劳务协作机制上的坚实步伐,推动着人力资源在京津冀地区高效有序流动。据统计,目前,京、津两地每月分别向河北推送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信息,河北在京、津就业的农民工达129.3万人,满足了京津两地生活性服务业不断发展的用人需求。
“明显感觉这些年来京工作的老乡越来越多。老家那边有人送,北京这边有人接,他们找工作越来越方便。”河北保定人、北京仁友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海艳说。
2023年,三地推动劳务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京津冀鲁苏五省。共同签署《京津冀鲁苏劳务协作协议》,由点及面逐步形成了岗位信息推送、联合招聘等常态化对接形式。并在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与京津鲁苏以及中央电视台正式组建“五省六方”劳务协作联盟。
十年来,三地劳务协作不断深化,规模效应稳步提升。建立了京津冀劳务对接等协作制度,完善区域劳动力信息协同和发布机制,与京津人社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劳务协作的通知》。发布实施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截至目前,京津冀获评1a级以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达1400家。
未来,京津冀人社部门三地将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深入了解劳动者和企业需求,加强政策服务协同、供需信息协同、平台载体协同,继续联合组织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联合招聘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持续深化“五省六方”劳务协作联盟机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合作,提高京津“需求端”和河北“供给端”匹配效率,举办京津冀技工院校技能竞赛,共同促进三地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区域就业协同共享。
■记者李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