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维权享“同城”体验-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4-04-29 08:55:37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积极推进跨区域劳动人事案件处理统一化、标准化、法治化,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就地处理及时化解机制、突发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推动重大疑难案件稳妥、高效解决,为跨区域经营企业规范劳动关系提供指引并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区域劳动关系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为社会大局稳定贡献人社力量。
■投诉“一键即达”
维权快速响应
1月15日,来自河北保定的胡某在线反映,河北某公司拖欠工资6600元。在收到投诉后,因其实际用工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他的投诉在河北省级、北京市级及北京市经开区执法部门间快速“云”跑路。1月17日,胡某的问题得到处理。拖欠工资案件的跨省联动操作,让像胡某一样的众多劳动者实现维权少跑“腿”。
2016年10月,三地联合出台了《关于京津冀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工作的意见》,确定建立跨区域争议案件就地处理及时化解机制,自此翻开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的新篇章。
早在三地劳动监察部门协作开展之初,就推进研究京津冀地区拖欠劳动者工资异地投诉办法,在案件查处上采取“一点投诉、三地联动处理”的模式。三地的劳动者,在三地任何一处工作,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在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可以就近就地投诉。2017年3月,《京津冀地区拖欠劳动者工资异地投诉办法(试行)》正式出台,建立三地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居住地投诉,工作地办理”的维权模式成功打造。尤其在2020年12月“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开通后,劳动者维权更便捷。“三地劳动者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提交欠薪线索,三地监察部门会对欠薪线索处理情况全程监督,确保欠薪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一句话概括就是,投诉“一键即达”,维权快速响应。
■健全政策机制
携手护航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023年12月1日,首届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津经开区成功召开。
会上,京津冀劳动关系协同治理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心将积极承接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协同发展研究项目,及时互通京津冀劳动关系治理理论实践动态,共同推动京津冀劳动纠纷裁审标准一致化,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助力京津冀地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
会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缔造和谐劳动关系公约》,这是京津冀地区首个关于共同缔造和谐劳动关系的公约。该公约将引领企业和职工等在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上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从源头上完善治理机制、减少纠纷,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十年来,三地人社部门推动区域劳动关系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先后推出《京津冀劳动关系工作协同发展协议》《京津冀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协助框架协议》为基础,会同京津先后制定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办法》《拖欠劳动者工资异地投诉办法》《跨区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办法》《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工作意见》《集体劳动合同参考文本》等指导性政策体系。
同时,建立了交流研讨机制,三地定期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信访仲裁等业务信息通报、案例分析、工作研讨,促进信息充分共享、业务深度协同。
在案件联动处理机制上,创新“一点投诉、联动处理”模式。建立京津冀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和拖欠劳动者工资异地投诉协查机制,简化跨地区案件流转程序,切实降低群众维权成本。积极推进跨区域劳动人事案件处理统一化、标准化、法治化,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就地处理及时化解机制、突发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推动重大疑难案件稳妥、高效解决。
在协同发展区域率先推出统一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参考文本。2018年三地联合发布《京津冀劳动合同参考文本》后,2020年底,又出台了《京津冀集体合同参考文本(用人单位版)》,统一了三地企业合同文本,为跨区域经营企业规范劳动关系提供了指引,更好地保护了企业与职工合法权益。跨京津冀三地的一些企业表示,集体合同制度搭建了劳动关系双方对话平台,将矛盾由事后解决变为事前防范,解决了法规未能涵盖的具体问题与诉求,也是用人单位对接法规要求补足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短板的必选项。
在人社部的指导下,三地共同印发了《京津冀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改革试点任务。
■加大探索创新力度
推动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
2024年2月22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活动”在北京召开,三地人社部门召开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回顾了十年来人社协同发展的历程,与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代表和签订京津冀集体合同文本的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分享,共同展望三地人社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会上提出,未来三地将扩展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着力健全三地劳动关系领域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建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劳动关系工作区域协同水平。持续推广应用京津冀集体合同参考文本,完善三地监察执法协作机制,加快推进劳动保障智慧监察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监察执法合作,共同营造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更好保障区域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
■记者李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