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捏泥人到工艺美术大师——郭海博和他的铁板浮雕艺术家工作室-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4-07-15 09:08:46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郭海博在艺术创作上一直抱有虔诚的态度
郭海博在铁板上画线稿
在石家庄市湾里庙步行街,郭海博铁板浮雕艺术家工作室偏居一隅。不管街面上多喧闹,只要他一开工,那叮叮当当的声音肯定能把人吸引过去,或短暂驻足,或直接拿着刚刚买的炸串儿拐进店里,饶有兴致地观看他的“表演”。
郭海博说,每到这样的时刻,他都觉得自己选择将铁板浮雕作为自己深耕的艺术门类,非常幸福。这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这围坐在一起的热闹氛围中,一件艺术品就这样冒着浓浓的烟火气诞生了。
当然,更多的创作历程是孤独且艰苦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更是他用跨越数十年的坚定和执着,一点点磨砺出来的。
画画捏泥人 最早的“艺术创作”
上世纪60年代,吃饱肚子是多数家庭的首要任务,然而在郭海博的家庭中却弥漫着自由的学习氛围——小人书、画画、捏泥人,这些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便可获得的“艺术熏陶”充斥着他的生活。并非有意为之,而因天性使然。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童年时没有孩子愿意跟我玩,但是我愿意跟书玩,跟画笔玩、跟泥玩。”郭海博说,他接触到的第一本小人书是《黄继光》,里面的插图让他如痴如醉,加上父亲是单位的总工程师,经常绘制一些工程图,二哥也喜欢画画,小小年纪的他在父亲和二哥的影响下也开始画起画来,而且画得有模有样。那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让郭海博对于绘画更为迷恋了。
1974年,因父亲工作调动,举家从张家口搬到了邯郸涉县。就在搬迁途中,郭海博第一次来到北京,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近距离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幅幅精致的浮雕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那种震撼!虽然我那时候只有12岁,可心中却燃起了一个将来也要成为一名雕塑家的梦想。”就是那“匆匆一面”,让郭海博惊艳了半个世纪。
学习与纠偏 感谢老师和《芥子园》
如果说热情是指引人通往梦想彼岸的火种,那么老师和书籍则是指引航向的灯塔。在郭海博的艺术生涯中有两样东西是他最感谢的——老师和那本被世人推崇了三百余年的《芥子园》。
“老师和书籍的纠偏,对于一个学习绘画者至关重要。”郭海博对这一点的认识十分深刻。从童年开始,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画画,但直到少年时他才真正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老师。在父亲的工厂,他有一个外号,叫“小画家”,他曾经因此有些飘飘然,直到经人介绍遇到了一位来自山西长治晋东南一带的农民画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他是我爸爸同事的父亲,那时我们两家住对门,我经常能看见他在家里做木匠活儿,并为做好的木箱子刷大漆。后来才知道,他不仅木匠活儿做得好,还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农民画家。”郭海博认为自己能认识这样一位厉害的老师,也算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之间的大门都是敞开的,也正是这样融洽的氛围让他一有时间就拿着自己的画上门请教,这位老师总能告诉他一些技巧,比如用烧制的柳炭在画纸上打底稿不伤纸、还不留痕迹,以及如何制作柳碳笔;宣纸买不到,工厂技术科的绘图纸也是很好的国画练习纸;线条应该如何画、皴法应当如何精进……最后,老人家还借给郭海博一本《芥子园》,让他明白国画应当“师古”,遵从传统才能走得更远……
拿到书的那一刻,郭海博就明白之前自己对着小人书的画法,只能说是为他培养了对绘画的兴趣,如果想要从事这一行当要学的太多了。
“现在我也常跟自己的女儿、学生们说,师傅领进门有多么的重要,他用自己的经验、教训让学生少走了十年甚至更多的弯路。”郭海博也将这一观点引申到如今的创作中,在工作室他就经常传授自己的经验,让来访者和爱好者少走弯路。
鲁迅剪影 催生出浮雕灵感
郭海博认为在自己的创作历程中,那些偶然迸发的火花至关重要。这就像是在他的艺术空间里,不少游客因为“看见”,所以“爱上”了铁板浮雕。“我觉得这个看见的过程可能会影响你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决定你是否能吃上这碗饭的,则是日复一日的积累。”
其实从上小学起,郭海博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绘画——上高中时为了换“麻糖”吃,给供销社画墙报;工作后主动要求烧锅炉,就是为了有更多时间从事创作;跟随父母搬到石家庄后,他成了一名建筑工人,只要一发工资便立刻去购买纸笔;休息日的时候,还会到山里挖红胶泥;每天下班后立刻钻到自己的屋子里,或画画、或捏泥人,鼓捣他喜欢的那些事儿……
“可能这就是痴迷,我觉得我只要有口饭吃,就不能停止创作。”郭海博说自己年轻时对于创作的热情就像是一团火,自己要不停地往里面添柴,生怕它熄灭了。庆幸的是,这团火越烧越旺。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海博的弟弟用工厂里的铁板边角料,剪了一个鲁迅的侧影头像。那头像栩栩如生,虽然是黑色的,但是别有味道。“铁板这种材料虽然坚硬、但廉价,所以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把雕塑材料由胶泥改为铁板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既可以解决泥塑易碎的问题,又能让自己创作的作品通过材料的变化而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郭海博是个行动派,自打有了这个想法,就立刻付诸实施。
他先是把自己要搞铁板浮雕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因为搞铁板浮雕不同于画画,有敲击铁板的噪音,所以需要有一个不影响邻里的场地。母亲非常支持他的这个想法,于是将存放杂物,且不足6平方米的储藏间给他们收拾了出来,让他们在那里面敲铁板。干活的地方有了,他又与妻子商量,说搞铁板浮雕要买材料、工具、工作案……妻子认为他们这是在做正事,于是拿出1000元钱,作为建工作室的启动资金。就这样,郭海博与弟弟有了自己的第一间“工作室”,自那以后,郭海博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铁板浮雕技法的摸索与作品创作上。
对这一点,他的女儿郭墨涵印象深刻。“从我记事起,爸爸每天都会在下班后骑摩托车拉我去他们的工作室,叮叮当当敲到凌晨一两点才往家走,这样的生活节奏他保持了30多年。”在父亲的影响下,郭墨涵也爱上了铁板浮雕,作为郭氏铁板浮雕的传承人,她已经成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一名老师,在父亲的指导下教授学生们铁板浮雕的制作技艺。
“我觉得这就是传承的意义,我想我的空间不应该只拘泥于湾里庙步行街,还应该向外发展,走到更多人身边去。”这是郭海博坚持的观点,也是他从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总结出的道理。
郭海博挑选錾子
多走出去 在交流中升华自己
在确定了将铁板浮雕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后,郭海博始终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毕竟这种艺术门类鲜有人涉及,他也一直督促自己要做得更好一些。“我曾经最大的失误,是只知道埋头努力,却不知道自己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不可否认郭海博话中带着谦虚的成分,但这也是他30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直到他遇到自己职业生涯中的贵人——王少军。“王少军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他是雕塑界里很有影响的一位艺术大家,他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浮雕是介于绘画与雕塑之间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在浮雕创作过程中,既要重视作品构图的美感,又要把控好透视关系。”郭海博觉得这几乎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作为一个绘画爱好者对于西方绘画中的“透视”略知一二,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到了自己的创作中,但是王少军老师告诉他,浮雕更需要重视作品的整体构思,以及作品的立体感和透视的合理性。
“王老师在我浮雕创作之路上同样起到了纠偏的作用,将我从曲线行进中拽回来,从此直线上升。”郭海博说,自己非常享受作为“小学生”的那个阶段,像一张白纸不断地吸收大家们的经验,技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升华。
这一特点,郭海博始终保持着,就连他成功当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后仍然似一块干渴的海绵,吸收着周围的能量。雕塑家范伟民老师就曾经给郭海博提出过在他看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议。范伟民毫不客气地告诉郭海博,他的浮雕作品有时候缺乏一种立体效果,就好比在一个平面上凸起了一个独立的造型,立体感差了些。
“他这句话让我一下子明白,铁板上的造型也应该用层次去铺垫,该起的一定要起,该立的一定要立。”郭海博说,这些中肯的建议始终在激励着他,就好像他也时常在自己的空间激励那些爱好者,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前进路径,多走出去才能吸收更多的能量。“兴许就是旁人给与你的一个触动,就把你的创作之路打开了,并越走越宽。”
郭海博仔细端详浮雕起鼓情况
让更多人明白这门艺术并非高不可攀
自打在湾里庙拥有了自己的空间,郭海博越发地认识到——铁板浮雕并非一门高不可攀的技艺,甚至完全可以得到普及。“其实雕刻在古代本身就是工匠在做的事情,比如我们的曲阳自古就有很多匠人甚至是农民在从事雕刻,所以说它的门槛并不高。”
2019年的深圳文博会,郭海博受邀参加。当他拿着锤子敲打铁板时,叮叮当当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大批围观群众。“他们不只看,还参与到创作中来,有些人并没有美术基础,就从最简单的造型入手,也同样可以做得有模有样。”一向被郭海博认为是“噪音”的铁板敲击声反而给他带来了极高的人气,这是他所没想到的。
同样,开在闹市区的名家工作室也为他带来了广泛的关注。今年春节,郭海博除了大年三十在家里吃了顿年夜饭之外,初一到初八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室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工作室天天人头攒动,大家逛着街就拐进来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石家庄东南实验小学的师生专门来研学,那些孩子们几乎都对铁板浮雕感兴趣,力气小敲不动便从软材料入手,比如用铝板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图案。他们都做得非常好,很快就上手了。”郭海博说,正是这些空间里的客人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这门手艺的决心。
郭海博在工作室内和女儿郭墨涵一起创作
让窗口向外发挥空间的最大价值
这些年来,随着郭海博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和他的铁板浮雕也越走越远。在发达的北上广深,在少数民族众多的贵州、云南、新疆,在全国各地艺术家集聚的高规格文化节上……郭海博切身体会到了一项艺术要想传承下去,必须将窗口对外,毫不吝惜地奉献自己的价值。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文化空间不是昙花一现,要让文化的传递持续下去。”郭海博说,他也会在闲暇时在步行街上溜达,发现这里的“吃文化”十分繁荣,游客几乎人手几样小吃,悠闲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将文化空间的大门敞开得更大一些,让人们在茶余饭后也能得到文化的滋养。
“我曾经到过广州的沙面老街,那里三五步就有一个历史建筑,并且每一座建筑的显眼位置都有二维码,为大家介绍关于这座建筑的文化。”郭海博想,我们的文化空间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文化的传播,但是可能还需要他们这些艺术家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对于城市人文公共空间未来的模样有过大胆的设想:隔三岔五便有艺术家牵头做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节,让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够跟艺术家们亲密接触,更能让那些靠着自己的手艺吃饭的人有更加直接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发展更多的艺术爱好者,特别是孩子。
“当外地人甚至国外友人经过这里时由衷地发出赞叹,那么文化空间的作用就达到了。”
郭海博铁板浮雕工作室外景
传播正能量让艺术充当“心理按摩师”
当艺术充斥于大众的生活,它能够带来的其实不仅仅是美的熏陶,还能够让身心舒展,让飞快的节奏慢一慢。
这是当代人所渴望的状态,并且不只是这一两年存在的问题。大概20年前,郭海博曾参加河北电视台一档名为“发明空间”的栏目,当时主持人提出了一个观众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人人都想当发明家,普通人应该如何面对挫败感?”
郭海博创作的彩铜浮雕门神
“这个问题其实是各行各业都存在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第一,难道他们就是失败的吗?”郭海博认为,主持人的问题折射出的是大众焦虑,这时候就到了艺术发挥它价值的时刻了。当你找到自己的价值、当你有了自己的艺术爱好并且沉浸其中,只要坚持,你便一定能找到引以为豪的那个位置,如果在此过程中你能实现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其实就已经成为一名小小的发明家了。
“这一点在艺术中是更加容易实现的,拿铁板浮雕为例,一路走来我遇到的困难,可以说不是拦路虎,而是拦路羊,这些困难不但没有把我吓倒,反而给了我战胜他们的勇气。在探索过程中我不放过任何阻止前进步伐的障碍,克服重重困难,让铁板浮雕制作技法得以完善。”郭海博觉得,一个人沉浸在属于自己的爱好中时便找到了一方净土,自信、淡定、坦然,便依次出现了。
所以说,我们应当让艺术成为生活中得“心理按摩师”,帮更多人走出压抑的现实。
■文/记者郑娴娴
图/记者毕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