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古典文化融入到易砚之中-m6米乐网页版
——记首届“保定工匠”、河北崔记易砚雕刻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崔爱民
发布时间: 2024-01-06 09:23:00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崔爱民在揣摩他新制作的易砚作品
崔爱民,河北崔记易砚雕刻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河北首届砚雕艺术大师,易水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定市劳动模范。2022年,获评首届“保定工匠”。
1974年,崔爱民出生在易水河畔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童年时光是在叮叮咚咚的刻刀与石头的碰撞声中度过的,当其他小伙伴还在玩水和泥巴时,他已经坐在父亲的工作台前舞弄刻刀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崔爱民对易砚雕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逐步开始自己设计花纹、篆刻作品。
雕石成砚,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虽说是一把刻刀而已,但要雕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那就要求雕刻者必须具备深厚的雕刻功底和极高的艺术修养。为此,成年后,崔爱民拜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老师门下,开始进行系统专业学习。
多年的学习,崔爱民熟悉了从石成砚的选材、构思、设计、雕刻、抛光等工序,并能熟练运用平雕、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一个好的砚雕作品,一般具有构思巧妙、线条流畅、意境深远等特点,为此,崔爱民一直不懈追求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开始的简单模仿,到后来的系统性学习易砚雕刻技术,再到如今成为易水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爱民用了近30年时间。
崔爱民的砚雕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人物、花草、龙凤、鸟虫等皆栩栩如生。制砚过程中,崔爱民还推崇天然至上、不雕而雕的艺术理念,他根据石料的形体及纹路,在石材天然纹理中寻求灵气,构思尽显石之天然,并擅将古典文化巧妙融入到构思之中,营造出砚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诗情画意、浑然天成的砚雕作品,获得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从事易砚制作近30年来,崔爱民的作品曾获各类国内外工艺品大赛金奖30多个,各类奖项100多项,作品被多个知名博物馆收藏,并获外观设计专利10余项。他的巨砚作品“龙腾盛世中国梦”,获批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崔爱民目前仍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为了传承易砚文化,崔爱民广纳桃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制砚技艺和制作理念传授给徒弟,从业至今,他已收徒130余人,已有多人获得省、市级“工艺大师”、“易县工匠”等称号。
崔爱民表示,今后他将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技艺、传承易砚文化不懈努力。
■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