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先进纯净钢辙叉生产线在中铁山桥建成投产——
聚焦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一线行 | 百年企业踏上技术创新新征程-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4-04-16 17:21:04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4月11日,作为中国建厂最早的钢铁桥梁和铁路道岔产品制造企业,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双喜临门”,企业迎来建厂130周年纪念日,同时,全新的中国纯净钢辙叉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新生产线标志着中铁山桥成为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纯净钢铁路辙叉制造基地,产品质量、工艺装备和生产效率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新生产线冶炼区
在纯净钢辙叉生产线投产仪式现场,记者看到,新厂房泛着亮光,新设备充满“高大上”气质,穿着橙色崭新工作服的工人们个个精神抖擞。中铁山桥道岔研究院院长柳亚楠介绍,辙叉是铁路道岔上对列车变轨起关键性作用的重要部件,是使火车车轮从一股轨越过另一股轨的设备,其质量高低直接关乎行车安全。作为中铁山桥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步,这条新生产线体现了如下特点:材料新,通过优质材料、有益微量合金元素,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工艺新,冶炼环节采用“偏心底电弧炉 炉外精炼 真空去气炉”冶炼工艺,将钢水中的有害元素含量降低21.8%,提高了材料纯净度;装备新,投建了国内最大的铁路辙叉v法造型生产线和快速精准固溶处理炉等先进设备,采用了高端传感器、控制系统集成、5g工业网络等智能制造技术;标准新,制定了远超行业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的企业标准,提高了铁路辙叉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品新,对辙叉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稳步提高。
新生产线浇注区
“中铁山桥运用自主研发的高纯净钢冶炼技术生产出的高锰钢辙叉,具有高纯净度、高致密性和高稳定性。”中铁山桥辙叉分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张晓宇进一步解释到,“以往高锰钢中的锰含量只能控制在12%至14%,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高纯净钢冶炼技术,现在可以将锰含量控制在13.5%至14%,精准程度提升75%。看似数字变化不大,但产品质量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铁路道岔、钢铁桥梁产品制造企业,中铁山桥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全过程。目前,已累计制造铁路道岔近40万组,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京沪高铁、京张高铁等国家重点交通项目,再到“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印尼雅万高铁等国际桥梁、铁路项目,处处都有中铁山桥产品的身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桥梁分会副会长杨帆说:“中铁山桥经历了130年的发展历程,是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让百年企业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山桥结合市场需要,研发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在我们业内都是享有盛誉的。”
新生产线放置区
业内人士参观新型道岔
“硬实力”的背后是中铁山桥技术创新“软实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中铁山桥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企业内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河北省桥梁焊接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原创技术。企业成立了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让更多人参与创新工作,为技术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纯净钢辙叉生产线研发过程中,中铁山桥十分注重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多方问计业内专家学者,开展协同攻关与技术创新,效果明显。新生产线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5000颗高锰钢辙叉,使公司产量提高20%,顺应了我国铁路辙叉高安全、大运量、长寿命和少维护的运营需求。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军科说:“只有高标准,才有新产品,才有好产品,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放心的产品。我们从六个维度来实现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标准和新产品进行突破,实现我们中国产品走向世界、领先世界,打造‘新质山桥’,为中国交通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了解,今年是中铁山桥建企130周年,近年来,中铁山桥聚焦“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目标,先后建成国内首条百米钢轨数控锯切生产线、6000吨锻压自动生产线、锯铣一体联合生产线、垫板智能生产线和“五线一系统”钢梁智能生产线,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荣获绿色工厂、钢梁智能化制造工厂和道岔智能化示范工厂等称号。
文图、拍摄/记者朱润胜 通讯员吴子俊 剪辑/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