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创建文明城市 办好民生实事-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4-01-10 16:54:27 来源:河工新闻网字号:

1月9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闻发布会,中共衡水市桃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占木、中共衡水市冀州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林、衡水高新区党建工作部副部长张岩、衡水滨湖新区党群工作部部长商烨青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桃城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的理念,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了一系列民生堵点、痛点、难点,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该区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已完成110个村庄“五化”工程建设,邓庄镇邓庄村、赵圈镇耿李村等30个村庄被认定为省级美丽乡村,桃城区获评河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65个区直单位变“一对多帮建”为“一对一包建”,对基础条件差、反馈问题多的老旧小区“一包到底”,开展“包建”活动1200余场,发动志愿者2万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00余个。针对“流动摊贩难管理”“小商小贩难经营”等问题,该区创新打造便民“微市场”,共打造便民“微市场”11处,打造集修自行车、修拉链、衣服锁边等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便民廊厅”2片,容纳商户407户,惠及居民15.1万人。同时,积极打造“红色物业联盟”,引导居民成立业委会及自治小组,已成立4个街道“红色物业”联盟,带动110家物业公司加入,成立业委会、居民自治小组300余个,建立业主微信网格群1721个,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意愿显著提升。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小广告乱贴乱画等问题开展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共改造老旧小区247个,清除小广告98.8万处,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51473个。打通政通街、庆丰街、裕华路、南门口街、滏东街等5条断头路,解决“出行难”问题。充分利用边角地、闲置地推出了“口袋公园”、生活小区“暖心角”等一大批“暖心工程”,成为群众津津乐道的好去处。
张林介绍,近年来,冀州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志愿队伍为导向,以丰富活动为抓手,全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分中心,10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90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着力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通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体系。组建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0支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分队,100支乡镇、区直部门特色志愿服务小分队以及培育1000名社会志愿团体骨干志愿者,全区注册志愿者已达6万多名,注册率达到18%,全面构建“个十百千万”志愿服务网络。广泛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社区志愿者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微心愿”、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志愿服务活动270余场次。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据了解,高新区扎实推进社区食堂建设,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该区高度重视社区食堂建设这一民生工程,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打造社区“幸福食堂”,切实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2023年,先后在达观天下、尚品林溪等5个小区建成社区食堂,开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有效解决了小区及周边居民,尤其是特困、独居、孤寡、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以卫生实惠的饭菜、贴心周到的服务,方便了居民的就餐需求,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方式,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下一步,高新区将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和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活需求,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滨湖新区以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湖城”为目标,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导向,全区上下思想高度统一,组织有力,密切配合,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积极推进创建工作落细落实。衡水湖作为衡水市靓丽的名片,以5a景区创建为契机,以强化游客文明意识、倡导文明旅游为目标,通过完善景区软硬件设施、营造干净整洁的游览环境、完善各项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景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明素养等方式,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刘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