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3-12-22 10:45:12 来源:河工新闻网字号:

12月21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衡水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情况”新闻发布会,衡水市乡村振兴局三级调研员崔林松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以来,衡水市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投入各级衔接资金7.52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衔接资金5.46亿元,较2022年增长33.04%。脱贫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农民收入增速。“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新增问题及时清零,保障水平持续巩固。全市共有脱贫人口31259户59670人、监测对象5233户12404人,没有一例返贫致贫情况发生。
全面推进教育帮扶。细化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复学入学联控联保机制、动态监测和考核问责机制,把控辍保学工作贯穿到学校管理各个环节,巩固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05万人次、1.49亿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新改扩建中小学校9所,建设面积8.1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万个。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全市共交流教师1286人、校长107人。
全面落实医疗政策。持续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截至11月底,全市“先诊疗后付费”共落实22702人次,大病专项救治11709例。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072个,常住人口签约220.51万人,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病等四种慢病共签约74.85万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做到应签尽签。全市114所乡镇卫生院将4117所村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与4420名乡村医生签订了劳动合同,保持了一体化管理“十统一”全覆盖水平。
全面保障住房安全。对农村住房安全实行动态管理,持续排查,形成长效监测预警机制,确保动态新增危房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监测预警和排查处置机制,保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稳定,应改尽改,不落一人一户,全面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全市动态新增农村危房102户(含因灾受损36户)已全部完成改造,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率稳定保持在100%。
全面巩固饮水安全。所有农村实现江水“村村通”,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100 %,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各县市区全部组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专业化管护机构,健全完善了农村供水应急预案,依托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系统和村级“三个责任人”,每月对脱贫户和防贫监测对象开展常态化饮水安全监测,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动态清零。
全面强化兜底保障。落实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市平均标准由5483元/年调整为6208元/年。强化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摸底排查,“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渐退期”等政策全面落实落地,符合条件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兜底保障脱贫人口3.62万人、监测对象0.49万人,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刘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