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末衡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355.06亿元-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3-12-15 14:51:29 来源:河工新闻网字号:

12月14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面扛稳金融赋能发展责任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家旺就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衡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在打通银企对接“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355.06亿元,同比增长14.57%,超出全年目标任务127.09亿元,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较年初新增194.89亿元。
在打造“衡水资本市场高地”上下功夫,企业上市工作成效明显。瑞星燃气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今年全省首家北交所过会企业。另有海伟新材料和青竹画材申报河北证监局辅导。提前半年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企业上市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市政府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支持优质企业挂牌上市、挖掘培育后备企业资源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政策倾斜。全市上市公司市值位居全省第5名,资产证券化率(全市上市公司总市值与2022年度地区gdp的比值)位居全省第4名。
在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呈现新活力。衡水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建立健全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衡水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了考核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平台贷款投放情况,通过“红黄绿”牌机制,鼓励引导银行加大平台贷款投放量,为金融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会同市大数据中心逐家走访对接数据管理部门,建立了“数据归集共享推进工作”微信群,每周沟通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问题。目前,13类政务数据已全部共享至智慧金融平台。
在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上下功夫,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力帮助困难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调整贷款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化解担保链风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发挥地方金融监管执法职能,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现场执法工作向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全市地方金融组织持续规范,全力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枣强县、武强县、景县等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成功设立,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达到7家。为衡水市4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申报争取中央和省2023年度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资金113万元。截至11月末,全市融资担保公司新增担保额5.57亿元,在保余额7.93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对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推出无还本续贷、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贷款安排等措施。截至目前,累计为受灾企业(农户)办理存量贷款展期、延期和无还本续贷合计2010笔1.06亿元;办理存量贷款降息1102笔1.49亿元;灾后重建贷款累计投放12.1亿元。同时,引导相关银行及时推出了“赈灾应急贷”“救灾帮扶贷”等专项产品,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防范化解风险举措上下功夫,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突出养老、涉农、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金融风险线索排查力度,对排查发现的苗头线索依法做好相关处置工作。持续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901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万余份。向省处非办推荐优秀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作品49个,获省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4个。协调有关部门加大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力度,今年以来,非法集资立案数量、涉案金额和人数较往年相比大幅下降。全市金融领域总体保持稳定态势,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刘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