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丨 资源共建 医疗共享 家门口来了北京医生-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 2024-02-25 09:43:17 来源: 河工新闻网 字号:

“现在遇到疑难重病,不用抱着孩子跑北京天津了,在家门口就能很方便地挂到北京专家的号。”“由于工作忙,也不能总请假跑北京,这下家门口就能挂北京专家号,真方便。”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患者对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感到非常高兴。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定市儿童医院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二级专科医院。被北京儿童医院托管前,医院只能收治一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重症来了不敢接、难症来了看不了。”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说,正是缘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让保定市儿童医院搭上了京津冀医疗事业率先联动发展的高速列车。经过北京保定两地密切协商,决定按照“跨省托管”模式,为全国跨区域医疗合作探索新路。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正式托管保定市儿童医,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家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2015年7月23日,托管诊疗工作正式启动。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病区活动室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病区
“由于北京医院床位非常紧张,我们也会让患者跟随专家来到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就诊,来这边做检查和干细胞移植,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可以让患者在最佳时机得到治疗,效果也都非常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常驻保定专家杨骏向记者介绍到。据了解,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干细胞移植科于2021年6月25日整体落户保定,设16间百级移植仓、4间千级移植仓,是我国北方最大、保定首家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填补了保定市干细胞移植仓项目的空白。2022年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年门诊量72万余人次,拥有4个国家级病区、河北省第七家通过iso15189国际认可的医学实验室。目前开设专业门诊92个,专业病区16个。
同时,京保两院根据患者就医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重点专科团队下沉战略,首先在保定落户了肿瘤、血液、肾病、干细胞移植等四个国家级病区,落户的病区实行京保两院同一主任管理、诊疗规范一致、医疗资源统一调配,救治水平同质化。其中,肿瘤和干细胞移植病区前来就医的保定以外患儿占比超过80%,来自全国各地(除台湾省外)。血液及肾病两个病区将本地相关疾病患儿基本全部留在了本地。
干细胞移植科医护人员正在忙碌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常驻保定专家杨骏接受媒体采访
不仅如此,京保两家医院打破常规松散式帮扶的壁垒,创新性的开辟了托管模式先河,对“输血人”--北京专家,医院制定规划传帮带的任务,不仅要求要“输全血”,还对输血质量和造血效果加以监管;同时对“受血人”--保定员工也有序进行学习内容及效果的考核,不但要实现双向监管、有序落地的“输血变造血”,而且要把“造血”的机器留在本地。为了切实把技术、人才留在保定,最大限度促进本地医疗水平的提升,京保两院实行“专家、临床、科研、教学、预防、管理”等“六个共享”,分四个层级践行协同发展战略。
截至2023年,共有400多位、15193人次北京专家来到保定,诊疗患儿39176人次,开展专家手术6000余台,会诊疑难病例1万余例。有24位北京专家先后来到保定担任科室“双主任”或者科主任。对于医院重点发展科室,北京儿童医院还委派骨干医师常驻保定医院。上至如何搞科研做课题,下到如何和患者说话沟通,北京专家手把手、心贴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本地医务人员的学习兴趣与效能,使保定医院各专业的学科建设实现了倍增式发展。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传、帮、带”,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和技术平台。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说:“让更多百姓家门口看好病,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共享,进一步构建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记者 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