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展望2023(上):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3-01-12 09:15:37 来源:河北新闻网字号:
阅读提示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在新一年的实际工作中,应着力把握哪些要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夯实“稳”的基础,把握“高”的要求,保持“快”的节奏,强化“实”的举措,实现“新”的突破。
报告就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办好民生实事、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
协同发展:全域对接、全面承接
河北环绕京津,区位优势明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给河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动力支撑。
部署今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时,报告把“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放在了突出位置,提出要坚持服从服务大局,全域对接、全面承接,打造“两翼”发展新格局。
2023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向深度广度拓展。
报告从产业、交通、生态、市场等多方面提出安排。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动一批疏解项目落地;加快石衡沧港城际、承平高速等项目建设,力促津兴城际建成通车;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推进首都“两区”建设;用好北京资源市场,支持石家庄、廊坊等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与北京联合制定示范区实施方案,加快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雄安新区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的一年。报告提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坚持建设服从规划、进度服从质量,集中力量抓好启动区、起步区和重点片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争取30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推进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综合保税区等项目建设;强化白洋淀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生态清淤和百淀联通工程。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惊艳世界,也给河北留下了宝贵遗产。
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和文旅产业。实施冰雪运动、冰雪文旅、冰雪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冬奥场馆市场化开发,建设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抓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等建设,构建环京津旅游风景道体系,建成一批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休闲度假新时尚。
扩大内需: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报告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国内需求,体现了我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心。
挖掘内需潜力,必须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报告提出,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河北省将聚焦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等领域,着力强基础、增后劲,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争取国家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强引领·增动能”行动,提前实施“十四五”后期项目,确保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00亿元以上。此外,还应制定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报告提出,着力提振居民消费。
今年,河北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制定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加大对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帮扶力度,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实施消费提质升级工程,扩大汽车、住房、家电等传统消费,培育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实施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城市特色商圈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支撑。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引领,促进科技与产业精准对接,提升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报告提出了今年要实施的四大行动。
——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抓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后补助等政策落实,开展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挥科技特派团作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升高”工程,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深入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500亿元以上。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外专百人计划,开展“百名院士河北行”活动,新建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0家。
——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聚焦钢铁、装备、石化、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改专项行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抓好保定、沧州等6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0亿元。
——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坚持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狠抓科技创新、质量品牌、产业升级、强链补链,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争创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省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达到90个。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抓好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培育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办好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通过实施以上行动,持续推进河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低碳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报告提出,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今年,河北省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开展钢铁、水泥等7个重点行业企业创a行动,年内升a企业达到60家。抓好节能降碳改造,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深化排污权、用能权交易改革。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扩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规模。
改革开放:在营商环境上有新提升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开放添活力,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就深化改革开放,报告提出了三个“新”目标。
在改革攻坚上有新突破。今年,河北省将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承接中央改革事项。深化“放管服”改革,让企业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方便快捷少跑腿。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健全国资监管职能体系。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稳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完成国家级二轮土地延包整县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在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今年,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确保一年四季都有招商活动、每个领域都有引资成果。实施外贸创新提升行动,扩大大宗商品和先进设备进口。推动开发区能级提升,力争营业收入增长8%以上。深化自贸区创新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开行中欧班列600列以上。
在营商环境上有新提升。今年,实施优化市场经济环境、政务服务环境、民企发展环境、金融服务环境系列行动,深入开展全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实施暖企助企行动,全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让企业家在河北更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
协调发展:坚持城乡融合、优势互补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是要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乡融合、优势互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增强发展均衡性。
河北是农业大省,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具体来说,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守耕地红线,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种业振兴,强化装备支撑。壮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全链条升级。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提高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实施项目增收、科技支撑、龙头培育、帮扶助力行动,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致富。
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今年,河北省将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面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培育县城建设样板。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发展新型化工、合成材料、重型装备等临港产业。支持石家庄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唐山“三个努力建成”步伐,推动冀中南转型升级示范带建设,支持资源型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
相关
今后五年工作:做到六个“坚定不移”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时期。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到2027年,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新成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新突破,文化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生态环境治理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新提升。
报告提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谋划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统筹实施,分级推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展现河北担当、贡献河北力量。
报告以六个“坚定不移”作出了具体部署。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塑造现代化建设新动能新优势。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工程,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新型能源强省和数字河北,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做强做大数字经济,形成“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推进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建设经济布局。
深入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深化交通、生态环保、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形成环绕北京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物流强省和乐享河北。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抓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旅游强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坚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突出抓好县域经济,打造立县兴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更多县进入全国百强县。
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厚植现代化建设鲜明底色。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立足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定位,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支持塞罕坝二次创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发展,激发现代化建设动力活力。
强化改革思维、开放理念、向海图强意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错位发展,打造临港产业强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开发区、自贸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能级,推进通关便利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坚定不移推进共享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惠民利民。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健康河北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强化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现代化建设根基保障。
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北。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严密防范和有效化解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坚决当好首都“护城河”。
文/河北日报记者 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