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议 | 加强扶持,全力解决“一老一小”难题-m6米乐网页版
发布时间:2022-01-17 09:18:42 来源:河北新闻网字号:
2021年5月11日,秦皇岛市抚宁区特困人口供养中心工作人员推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庭院赏花。(本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杜柏桦摄
如何让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康养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津贴制度,减轻家庭生育负担;发放隔代照料补贴,解决家庭照顾子女的后顾之忧……围绕“一老一小”话题,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增加供给,满足“一老一小”多层次需求
“目前,不管是托育服务,还是养老服务,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需失衡。”省政协委员、景县副县长郑丹表示。
一组数据证实了郑丹委员的感受:单就养老来讲,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1500万,但养老床位仅有21.4万张左右。
如何对症下药,解决服务供需错位难题?
“进一步完善当前养老政策,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专业养老社区,改变当前政府为养老机构主力军的现状。探索医疗机构延伸至社区,护理延伸到每一个家庭,统筹推进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康养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发展普惠性、互助型养老。”郑丹委员建议。
发展普惠性、互助型养老的话题,引起了省人大代表,承德市双滦区元宝山街道御祥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杜向荣的共鸣。
“2011年,我们将‘时间银行’这种储蓄和激励机制引入养老服务中。”杜向荣代表说,这种民间互助养老方式对动员各类人群组建志愿服务组织、义务为老人提供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杜向荣代表认为,破解养老服务主体不足难题,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立养老积分累积制度,通过志愿服务引导群众参与养老服务,按照服务类别换取积分,积分置换可为个人提供养老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与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将服务信息存于云系统中,便于储户取兑。
养老问题迫在眉睫,生育问题则关乎长远。
去年“三孩政策”正式出台,但许多年轻人却选择观望,其阻力主要在抚育成本大、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等方面。
连续几年两会,省政协委员、省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处长武云秀都聚焦养老和婴幼儿照护问题。在今年省两会上,她建议,改革完善生育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孕前孕期生育全过程医保全覆盖,将孕前孕期检查费用纳入医保保障范围,区分不同年龄、不同就业情况等多重因素,完善生育津贴制度,减轻家庭生育负担。同时,完善生育休假制度,落实产假哺乳假制度,探索建立父亲参与育儿、共享育儿假等制度,共担育儿责任。
多位代表委员在平时的走访和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都面临一个难题——3岁以下的娃娃谁来照看?
“去年,我省制定出台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这对广大双职工家庭来说,是个好消息。”武云秀委员说,下一步重点在落实上。她建议,大力发展普惠托育,将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提升0至3岁入托率,并对隔代照料发放补贴,解决家庭照顾子女的后顾之忧。
加强配套,保障养老和托育的土地、资金等要素
省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科员郝宏银在调研中发现,养老机构还普遍没有和医疗、互联网以及专业的护理挂钩。“没有医疗保障、专业护理、远程诊疗作后盾,老人若突发危险疾病,就可能导致抢救不及时。”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是社会资本参与度还不够高。”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他们在调研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养老机构盈利有限,加之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就造成了老年人“不愿意进养老机构,进了也达不到预期”的局面。
对于养老和托育,无论是建设服务驿站,还是增加社区活动空间,要解决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就是土地。
“受小区条件所限,现有的养老、托育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樊雅丽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腾挪更多的共享公共空间,新建、改建、引进一批日间照料中心、配餐中心、洗衣房、菜鸟驿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片区整体功能。
此外,樊雅丽代表认为,不仅是室外改造,适老化住宅建设也应跟上脚步。她建议,支持装修、装饰、设计等相关领域企业主体拓展适老化改造业务,推动适老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但目前适老化改造以财政补贴为主,主要满足经济困难老人的刚需,没有形成市场规模。“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经验,采取地方政府补一点、个人出一点、公益捐一点、市场让利一点的办法支持适老化改造。”樊雅丽代表说。
为保障托育机构有“利”发展,郝宏银代表则建议,完善服务设施,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租金等形式引入托育机构为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对投身托育服务的企业或者个人,探索通过减免单位税收或减轻单位社保额度等方式,鼓励其开展服务。
提升水平,让服务更专业更标准
有了养老机构,就能高质量养老?有了托育机构,就能打消家长们的焦虑?
“养老产业归根到底是做服务,护理又是养老服务的核心业务。从近年来我省养老服务发展状况看,‘人’的数量、素质直接决定着养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郝宏银代表说,现在专业的护理人才匮乏,原因无外乎劳动强度大、专业性强、收入偏低等。
如何补齐专业人才短板?
郝宏银代表建议,引导并鼓励大中专院校设置老年医学护理专业,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政府应出资开展有关培训和技能鉴定,落实特岗津贴、公益岗位扶持、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补助,切实让护理人才“供得上”,更“留得住”。
樊雅丽代表则关注早教(早托)机构管理问题。“近年来,0至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教市场的规模正步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由于缺乏准入标准,早教机构行业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
我省制定出台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了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申报条件、建设目标和评价标准。“有了标准,还要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才能提升服务质量,让家长放心。”樊雅丽代表建议,在市场监管和民政部门审批中增加托育机构注册的专门类别,严格准入管理,确保托育机构设施建设规范化,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机构进行及时监管和业务指导。
她举例说,摄像头24小时无死角全覆盖、录像视频定期备份和随时备查,应该作为托育机构底线标准。在现阶段,服务人员全员具有专业资质,可以作为示范标准,在服务队伍发展比较充分以后,就需要将其转换为底线标准。“服务标准和规范应具体划分为若干等级,收费水平与之挂钩。”
多位代表委员也建议,婴幼儿照护需要职业化、专业化,应单独出台职业化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人才培训。(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